水城县坪寨乡驻村干部顾瀚:播落村冬天里的一把火

06.03.2015  21:35

播落村冬天里的一把火

——记水城县坪寨乡播落村驻村干部顾瀚

    “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的心窝......”那天,去水城县坪寨乡播落村采访驻村干部顾瀚,坐在下乡的越野车上,音响里放的是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到了村里,通过走访群众以及跟顾瀚的详细交流,确实感受到了顾瀚如火般的工作热情。

     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青年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顾瀚工作笔记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毛主席语录。2013年7月,带着满腔热血和对农村广阔天地的无限憧憬,顾瀚踏上驻村之路,来到坪寨乡播落村。他像所有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一样,立志在水城西南角这个边远偏僻的小山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干出点成绩来。

    当他真正站在播落村的土地上时,发现这里没有柏油马路,只有崎岖的山路和杂草丛生的小道;没有电视里看到的新农村小洋房,只有传统的旧式瓦房和低矮平房;没有企业厂矿,只有贫瘠的土地和早出晚归靠力气吃饭的农民;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靠天吃饭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宽敞明亮的办公场所,只有几间破旧的屋子和几张比自己年龄还大的长凳......现状和理想的巨大落差,并没有让顾瀚灰心,他重新整理思绪,不断向基层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取经”,当初那个想充当“救世主”的年轻人明白了“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的道理,逐渐把雄心壮志付诸于点滴小事儿当中。

    他开始建立起为民办实事台账,走村窜寨访民情、解民意、化民怨,代送身份证、帮村民开证明、盖章......播落村到处都是他的身影,大家伙儿都说:“这小伙子,风风火火的,够实在!

     用“知识”为发展添动力

    “王支书,这书不能这样放,文艺、科学、农技......我们要分类摆放,这样既便于查找、又便于管理。”在面貌一新农民文化健身中心,顾瀚向播落村支部书记王小清建议。

    刚到播落村时,顾瀚看到活动室的农家书屋形同虚设,就暗下决心,不能让大家的“精神文明家园”就这样荒废。说干就干,上网查阅资料、熬夜写方案、请人算资金、化缘要经费......很快,就申请县文广局的文化建设经费6万元。钱到帐后,他又掰着手指头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2个月后,一个崭新的农家书屋升级版——农民“精神文化家园”终于尘埃落定。图书区、健身区、电子阅览区等排列有序、一应俱全。这里也成了大家交流感情、学习农业技术的大本营。

    “我家鹅前久突然死了几十只,跑到图书室找到《家禽养殖知识大全》一看才知道是养殖密度太大导致的。”养鹅大户罗四妹说,“现在分圈养殖,降低密度,就一切正常了。

    “我家原来养殖绵羊,卖不了好价钱。小顾建议我养黑山羊,还领我到活动室用电脑学习黑山羊养殖技术,现在改养了100多只黑山羊,一年可以增加两万多元的收入!”养殖大户老赵说起养黑山羊,高兴得合不拢嘴。

     温暖了播落,冷落了家庭

    “这个小伙天生就适合做农村工作,他热情似火,村民们看着心里都暖和。”驻村工作组组长郭荷荣对顾瀚评价很高。可是这团“”温暖了播落,却冷落了家庭。

    “干个工作结婚戒指都弄丢了!”妻子裴丽丽说起这件事,气还没消。入冬了,前不久顾瀚去播落村播落冲组看望五保老人马民哥,因为播落冲组没通水泥路,顾瀚抗着慰问物品,揣着慰问金步行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老人家,回来时才发现手上的结婚戒指不知何时弄掉了,已没了踪影,跟妻子解释了老半天才说清楚。

    10月21日,在村里值班的顾瀚接到妻子电话:“娃儿确诊为‘手、足、口’病,你赶快回来!”。可是村里有几位村民因为土地流转资金问题,闹着要去上访,正好又是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期间。两头为难的顾瀚毅然留在村里处理信访问题。两天后,顾瀚回到家时,妻子好几天没跟他说话。

    “我知道他忙,只是跟他赌赌气。其实在村里,忙的也不是啥大事,多数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只有把那些小事儿处理好了,才能成大事。家里有我呢!老百姓温暖了,我也就知足了!”顾瀚的妻子裴丽丽在采访结束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