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通”小喇叭 奏响平安水城和谐曲
新华网贵阳4月13日电(通讯员冯帮尹 兰兴)今年以来,水城县公安局依托各乡镇村(居)委会“村村通”广播“小喇叭”受众广、传播快的优势,滚动播放水城方言《农村安全防范小常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小常识》,在不断提高群众法治意识的同时,有效调动了辖区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县农村乡镇群防群治工作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拓展宣传阵地,提高群众自防能力。水城县公安局《农村安全防范小常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小常识》根据农村不同季节时段及安全防范需求,采用“1+X”的方法开展广播宣传,即“第一时间”针对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及当前治安形势,及时发布防火、防盗、防诈骗、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毒品预防等预警提示信息和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基本知识。《农村安全防范小常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小常识》的制作还特别以通俗易懂的“水城方言”形式来进行录制和播放,浓浓的乡音不仅使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本乡本土人员”在庭院纳凉、田间地头易听懂、能接受,更实实在在提升了宣传效果,赢得了群众广泛赞誉。截至目前,“村村通”小喇叭已滚动宣传《农村安全防范小常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小常识》10万余次,受教育群众达50余万人次。安全防范“小喇叭”每日早、中、晚滚动播放的饱和式、主动式的宣传,使农村安全防范宣传教育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静态变为动态,切实拓宽了公安机关为民服务的工作阵地,有效实现了宣传效果的最大化,“村村通”“小喇叭”警务工程有力地促进了辖区群众自律、自防等安全防范意识得到了稳步提升。截止4月10日,全县共发生因违反《水城县人民政府禁令》野外用火“拒不执行政府在紧急状态下决定、命令”的案件42起,与2015年同比下降了72起,下降率为63.15%,发生村(居)民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罂粟案件4起,与2015年同比下降了3起,下降率为42.85%。
构建防控体系,推动安全防范升级。“村村通”“小喇叭”警务工程,有效破解了全县农村面广、点多、线长的特殊地理位置给新形势下公安机关构建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网络的难题,为广大农村山区群众提供安全防范基本知识和如何识别毒品、诈骗,如何在火灾中逃生、如何在第一时间处置交通事故及食(药)品中毒等方面提供一定知识,进一步促使群众通过自防、自治、自我管理来推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体系。自2016年开展“村村通”“小喇叭”警务工程以来,水城县农村乡(镇)盗窃二、三轮摩托车与盗窃耕牛案件与2015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26个和5个百分点。
缩短服务半径,提升民生警务效能。 县公安局在建设“村村通”“小喇叭”警务工程过程中,因地制宜、立足自身特点和服务群众的工作实际,认真梳理与民生关系最密切、群众最关注的便民利民措施及服务群众工作内容,利用“小喇叭”不间断播放公安机关行政管理服务项目及工作流程等信息,使公安机关服务举措与群众需求无缝对接、家喻户晓。让群众“求人帮忙”变为“自己办理”,不但源头减少群众办事麻烦和多次跑路的情况,更极大地提升了公安机关工作效能,有效实现了“村村通”“小喇叭”警务工程为全县公安机关工作提速增效与服务群众精确到位的“双赢”局面。
[责任编辑: 庞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