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激活”一个村 ——民营企业家陶正学兴办产业带动乡亲脱贫致富的故事

23.09.2014  12:24

茫茫的乌蒙大山之中,有这么一个“特别”的村子——盘县普古乡舍烹村。它打破了祖祖辈辈守着“一亩二分地”靠天吃饭的传统,立足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产业调整,描绘了一幅现代休闲旅游农业生态观光的美丽画卷。

 

舍烹新变化:农民变“蓝领

  54岁的陈琴看上去已经不像农民了,她身着标记有“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服,只有手边的那把沾上泥巴的锄头还能让人联想到她的身份。

  下午6时,陈琴准时从地里“下班”,坐上通勤车——考斯特回到了村委会前面的院子里,如果懒得回家下厨,她还可以选择吃合作社免费的工作餐。

  在她的一个本子上记录了“上下班”时间表——早上8点钟乘车到地里,中午11点半“下班”回食堂吃饭,下午1点半再去,6点钟下班回来,每天四趟上下班都坐着“考斯特”。

  与陈琴一样,舍烹村的老百姓几乎都实现了从“农民”到“蓝领”的变化,他们身着统一的工作服,坐着专属的“公交车”上下班,每天都有可口的工作餐,除了工作对象还是“庄稼”之外,舍烹村的村民与大企业里上班的工人并没有什么区别。

  更有甚者,除了拥有“蓝领”的身份,他们还是股东。他们自己凑资10万元,借贷10万元,入股成为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小股东。

  触动人变化的是产业。尽管舍烹村还是盯着“”字不放,但与传统农业相比,早已上了个档次--种植高附值的特色农作物、加工的高品位的农产品,就连与农业齐头并进打造的,也是国家级的旅游目的地。

  人变、产业变,变化中的山旮旯处处彰显出魅力。普古乡党委书记徐天和告诉记者,舍烹有升级版的农业、升级版的旅游业,更是升级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舍烹新发展:畅通致富路

  “要么是我倾家荡产,要么大家共同富裕。”说这句话的不是别人,正是舍烹村的本地人陶正学。

  横跨云贵两地,长年从事煤矿、洗煤厂等行当的陶正学,近年来开始把目光聚焦到农业上来。他说,挖煤是破坏资源,而搞农业却是“培育”资源。坚定了这个信念后,他带着亿万家产和一颗拳拳赤子之心回到了家乡——舍烹,毅然走上了帮富、领富、带富的道路。

  “有钱了,我必须回家,领着乡亲们奔好日子。”他说。

  这并不是陶正学第一次回家。2000年以来,他多次出钱修学校、修路、改善基础设施,可是舍烹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一直没有多大起色。对此,他一直在思考改变输血式的扶贫方式,通过产业带动更多的乡亲致富?

  这是陶正学最彻底的一次回家,他把自己的资金、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了舍烹村的农业发展中来,希望用自己多年商海沉浮的经验领着舍烹“”出一条致富路。

  身边的朋友劝他歇歇:“又不缺钱,忙活这些干嘛?”他却说,舍烹要真正发展起来,我必须带头。

  舍烹村紧挨着娘娘山,海拔从1000多米到2300多米,立体性气候特征明显,搞特色农业有优势。嗅觉敏锐的陶正学还看到了娘娘山的潜力,这个尚不为人所知的高原湿地才是瑰宝。于是,他把发展的路子定位到了特色农业和旅游两大方向来。

  2012年5月,他领着465位村民以入股的方式成立了“盘县普古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2013年4月,成立了“贵州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公司”,倾力打造集种植、养殖、加工、生态旅游为一体的“贵州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项目。

  自此,舍烹村发展的激情被点燃。

 

舍烹新心愿:村美人欢颜

  入秋的凉都,天气有了一丝丝寒意。

  带着满心的好奇,记者走进了舍烹村,只见猕猴桃、红豆杉、板蓝根、刺梨等特色农产品遍布山岭、平原,银光闪闪的大棚里,群众正在小心翼翼地护理着蓝莓幼苗。

  陶正学告诉记者,他已经和山东寿光达成协议,马上将在舍烹种植专供出口的蔬菜,寿光方面负责技术和市场,自己负责土地和劳动力。

  他还有一个大胆设想,拆掉已经建成的56个大棚,建设一个超大规模的,科技含量更高的现代化“大棚”,在里面集结观光、餐饮娱乐等等休闲要素。

  在他的规划中,园区以特色精品水果、湿地生态旅游为主导产业,配套发展特色种、养殖和加工业。通过对娘娘山高原湿地及周边喀斯特自然景观的开发打造、区域内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挖掘和特色农业园区的建设,形成一个示范作用强、辐射带动大的农业休闲观光园。

  陶正学告诉记者,项目包括农业产业化和休闲旅游度假两个板块。

  农业产业化部分包含“一园三产业”,即建设集现代农业观光、苗木组培、生态餐厅等功能于一体的银湖农业科技示范园,主推猕猴桃、刺梨、蓝莓三大产业,计划种植猕猴桃11000亩,刺梨3万亩,蓝莓13000亩,其他特色水果及红豆杉等3万亩以上,最终总种植面积将达8万亩到10万亩,并配套建设相应的加工厂,开发深加工产品,拉伸产业链。

  休闲旅游度假部分包含“一心五园三景区”,将重点建设包括五星酒店、温泉会馆、休闲茶楼、民族商业街、木屋别墅、水上乐园、寺庙等在内的娘娘山旅游接待中心,建设娘娘山高原湿地公园,天鹅湖湿地公园,娘娘山体育公园,蓝莓采摘园,特色水果采摘园,天山飞瀑景区,天生桥景区,六车河大峡谷景区。尽管园区的建设正在起步阶段,可已经有不少人慕名前来参观,惊叹舍烹的大手笔之余,更为陶正学心系桑梓、造福乡邻的举动所折服。

  面对外界纷至沓来的赞誉,陶正学说,自己不图什么虚名,只要能在点燃乡亲们的发展热情,帮助乡亲们实现“人人小康,家家欢颜”的愿景就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