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空壳村”清零计划扎实推进 今年计划清零764个

04.08.2015  11:29

    新华网贵州频道8月3日电 年初以来,黔南州各县(市、区)按照州委部署,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多种措施,扎实推进集体经济“空壳村”三年清零行动计划。目前,已有10县3市(区)分别实施“空壳村”三年、两年清零计划,全州三年清零“空壳村”1393个,今年计划清零764个。

    “空壳村”清零是强化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夯实执政基础,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课题。黔南州把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确定为“空壳村”,并按照5:3:2的推进步骤,集中三年清零1393个“空壳村”。近期以来,各地围绕做大、做精集体经济“六大文章”的工作思路,整合资源,奋力攻坚,“空壳村”清零行动快速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精做“土地文章”。村级党组织坚持立足农业、土地生财原则,牵头成立经济组织,在尊重农户意愿的前提下,流转农户分散的土地,走统一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产业发展路子。利用土地参与股份合作、反租倒包、招标经营,兴建标准厂房、专业市场、仓储设施、物业中转基地,提高土地内生价值。如罗甸县龙坪镇五星村采取“支部+公司+农户”模式,与贵州新中盛公司联建“万亩火龙果示范种植园区”,又与贵州汇生公司开发种植面积约700亩的酱香黄檀和柚林基地,实现村集体经济积累58万元,成为黔南州精做“土地文章”的典范。

    精做“资源文章”。村级党组织坚持挖掘资源、合理开发的原则,依托山林、水面、矿产和“四荒”等现有资源,通过招商引资、村企联建、村民自办等形式,做强矿产品生产、加工、运输产业,做大农家乐、餐馆、度假村等实体,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潜能。如龙里县湾滩河镇新营村,利用荒坡建成斗牛城,并从年均成交4500多头牛的交易中提取管理费、场地费,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4.5万元;利用荒地发展蔬菜产业,农户年平均增收近5万元。目前,该村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存款达35万元。

    精做“资产文章”。村级党组织坚持盘活资产、变“”为宝原则,针对部分国有、村集体所有的办公用房、厂房、机器设备等闲置资产,以股份合作、使用权有偿转让、租赁等形式,把闲置资产盘活,提高存量资产的利用效益。如都匀市小围寨街道沙井街村,将村级闲置的三道河小学校舍、村办公楼一层房屋、朱紫“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文化家园、村级门面等集体资产向外租赁,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3.25万元。

    精做“村企文章”。村党组织坚持实体拉动、企业兴村的原则,在特色农产品的初、深加工和包装物生产等方面寻找突破口,选取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项目,办公司开企业,走工业强村之路。同时,依托大中型企业,村集体配套兴办小型企业,构建村企互动、产业带动格局。如惠水县涟江街道甘昌村以30%的股份与企业入股,创办甘昌服装厂,解决50余名当地群众就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0万元。

    精做“服务文章”。村级党组织坚持公益为主、有偿为补原则,成立服务性机构,采取提供家政服务、绿化管护、卫生保洁、企业后勤、承办酒席等服务,从中收取一定服务费用,并按一定比例提取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如贵定云雾镇平伐村对农贸市场规行划市,组建“农贸市场管理服务队”,每年从摊位费、垃圾清理费、管护费中提取6万元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精做“政策文章”。村级党组织坚持政策支持、项目推动原则,整合“创业带富工程”“精准扶贫”“美丽乡村”“一事一议”“3个15万”等项目和资金扶持,成立产业扶持发展基金,开展“两增两带奔小康”活动,党员和群众得以致富,村集体经济积累得以增加。如三都县九阡镇水梅村引进浙江安吉白茶名贵公司,利用扶贫项目支持,把招商引资与扶贫开发和群众利益结合起来,对贫困群众以村集体形式进行补助,转而利用这笔补助参与企业入股,产出后每年按50元/亩给村集体固定分红,共分红20年,同时,村集体出租土地每年17元/亩,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1万。

    目前,黔南州村集体经济超过5万元以上的已有148个村。按照计划,到今年年底,实现“脱壳”的将达到764个村。(杨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