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善港村造血式扶贫沿河自治县高峰村纪实
携手奋进情谊深 同心共筑小康梦
——张家港市善港村造血式扶贫沿河自治县高峰村纪实
国庆期间,铜仁市沿河自治县中界镇高峰村坡脚的有机产业园一派繁忙:村民或平整土地、或搬运菌棒、或修剪葡萄枝叶……
“在善港村的帮扶下,公路修好了,自来水有了,产业园区建好了,种植管理技术学好了。”10月6日,高峰村党支部副书记罗文武对脱贫出列充满信心。
2017年,苏州、铜仁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张家港市、镇、村、园区、企业等牵手沿河自治县50个深度贫困村,开展一对一帮扶。作为该县深度贫困村的高峰村,去年3月与善港村建立起整村推进帮扶对子。
扶贫不畏山川远,山海携手奔小康。如今的高峰村旧貌换新颜:组组通公路,户户自来水,产业发展好,长期在外务工的村民纷纷返乡创业,呈现出生态良好、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喜人景象。
建强支部,打造攻坚堡垒
清晨,罗文武、村主任罗吉贤和几名年轻党员早已在有机产业园忙活开来。
“多余的枝丫消耗营养,剪掉后主梗就会长得更加粗壮;老的叶子不能剪,要靠它来发挥光合作用……”从善港来的驻村工作队队员张佩年一边示范修建葡萄枝丫,一边传授知识。
石漠化严重,资源性缺水、大量劳动力外出、村子冷清……这是2018年初的高峰村。
春节刚过,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全国贫困村结对帮扶行动工作组常务副组长、善港村党委书记葛剑锋率15名队员进驻高峰村。
面对高峰村贫困程度深的实际,怎么帮、怎么扶?大家心中都没数。
若向每家每户投入一定的资金,是可以缓解他们的暂时困难。但是,没有了政策支持和干部帮扶,高峰村是否会返贫?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一个好的党支部。”葛剑锋说,要创新扶贫模式,党建与脱贫攻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打造一支永不撤离的“扶贫工作队”。
针对高峰村党员先锋作用发挥不明显的实际,驻村工作队临时党支部携手高峰村党支部,定期开展“党员承诺”等联建活动,要求每位党员干部承诺,并张贴上墙,在工作生活中以身作则,为村民做表率。
同时,通过开展党员信息普查行动,规范管理党员。发展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逐步完善高峰村党组织建设,在全村每个组设立“党员中心户”。
过去,村里大会小会,常常开得“一团糟”。由于群众政策知晓率过低,发展参与度不高,因此怨言颇多。
“让村民充分参与到发展的全过程,让他们在参与、支持发展的同时,有更多获得感。”善港驻高峰村工作队负责人朱洪伟说,工作队把善港村的村民自治经验成功嫁接到高峰村,让高峰村村民真正“当家作主”,激发全村发展动力。
工作队把支部党建目标任务与精准扶贫、精准退贫目标任务有机融合,实现党的建设和精准扶贫“无缝对接”;投入600万元建设的党员初心历练基地即将建成,将成为高峰村乃至沿河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培训基地;实施系列“党建+”项目,从支部联建、文化共建、产业同建、乡村齐治4个方面着手推进,以党建活力带动精准扶贫。
做强产业,筑牢脱贫基础
午后,温暖的秋阳洒在产业园棚顶。
坡脚的产业园区,务工的村民川流不息,推着一车车刚采摘完的灵芝菌包,在大棚内外忙碌不停。朱洪伟兴奋不已:“刚收完灵芝粉,今年采收孢头粉1500斤,已全部运往江苏加工厂,预计产值超300万元。”
曲折的公路直通山顶茶园。罗文武说,全村已有150亩生态茶园,正打算再扩种100亩。
产业路旁,是善港村援建的茶叶加工厂。明年春天即将投入使用,覆盖临近的几个乡镇3万多亩茶园。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善港村驻村工作队进驻高峰村后,综合考量村情,规划了“一水两园三业”:利用高峰村的优质山泉水建饮用水厂;有机产业园和茶园;种植、养殖、旅游三业并进。
目前,该村已采用“龙头企业+村集体+基地+贫困户”的方式,投入300多万元建成有机产业园60亩,从苏州引进网纹瓜、美国金国、瓜娄子等高新特色品种20多个,正成为沿河致富的“种子库”。已直接带动高峰村50户199名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在工作队帮扶下,曾经荒废的200多亩茶园正成为农旅一体的茶叶公园;生态养殖场也即将建成。
志智双扶,着力授人以渔
高峰村有机产业园,村民黄廷英正在园区查看西瓜长势,她已基本掌握园区水果种植与管护技术。“在善港村技术员的指导下,我现在独自管护3个大棚。”
黄廷英年近六旬,3个孩子均成家。去年,善港村帮助建起有机产业园,黄廷英到园区务工,作为老员工,她还把西瓜、草莓等种植技术教给村里的姐妹。村民杨秀珍今年自家试种草莓成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罗文武在村民大会上,多次动员村民抓住东西部扶贫协作这一机遇,转观念、学技术,感恩奋进。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富民,工作队始终把文化建设作为帮扶工作的源头工程,开设留守儿童假期辅导班,开展关爱留守老人活动,进行“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儿媳”评比等,促进乡风文明。
“我们的目标是把高峰村建设成为全国先进文明村。”朱洪伟说,通过工作队做给群众看、带着村民干,高峰村环境卫生得到彻底改变,村民自治能力有效提升,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更足。
工作队还专门成立乡村治理组,负责引导村民整治环境卫生。通过“产业+农民培训”模式培养人才,帮助高峰村向苏州输出贫困劳动力70余人次。
如今的高峰村,已从“要我脱贫”转变到“我要脱贫”“我要发展”,一幅山上茶园、山腰养殖园、山下产业园的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保障民生,开启幸福生活
庭前院后似桃源,青山腰间有人家。高峰村条条硬化道路蜿蜒盘旋,土家楼阁古色古香。
“以前不通路,村民建楼房,都是肩挑背驼,成本高。如今‘组组通’,建房成本至少降低20%。”罗文武说,两年时间,仅龙门组就新增砖房20余栋。
长期以来,高峰村人畜饮水困难。工作队争取下,已投入113万元,从乌江四级提灌引水上山,彻底解决村民饮水安全,确保全村产业用水需求。
工作队还帮助高峰村成立村级健康医疗互助会,补助住院村民;组织开展“花蜜行动”,资助贫困学生30名。
在工作队的积极引导下,村民更加重视孩子教育,两年考上5个大学生,今年又有几个孩子考上重点高中。
携手战贫,山海情深。如今,来自张家港市善港村的资金、技术、人才、新理念正源源不断地输入高峰村,扶贫协作之花正精彩绽放:贫困人口从50户195人减少至26户95人。(记者 张著昶 见习记者 施平)
[责任编辑: 吴雨 栾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