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为前提 “美好”共分享——来自贵州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旅游发展调查
新华社贵阳9月27日电 题:保护为前提 “美好”共分享——来自贵州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旅游发展调查
新华社记者
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孕育了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等世界自然遗产。
来自2021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贵州省累计接待游客3.27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12.7亿元。以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为标志,贵州山地旅游蓬勃发展。
保护优先
云台山位于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目前每年的旅游人数在10万人次左右。
旅游发展不算快,主要原因在地形:遗产地位于盆地底部,游玩交通不便。从入口步行到核心区,至少需要2个小时。“不安装索道,旅游很难发展;但装索道,可能对遗产地生态造成影响。”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和风景区管理局副局长王云说,发展旅游必须以保护为前提。
在贵州省江口县寨沙侗寨,演员和村民在小河边排练民族歌舞(4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生态保护理念体现在无数细节中。步入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随处可见各类保护标语、林长公示牌等,广播滚动播放动植物保护和森林防火须知。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曾经,人们以砍树、卖树为生。申遗成功后,禁止乱砍滥伐。“开始时,村民不理解,后来旅游发展起来了,再没人想砍树。”当地村民姚玉妮说。
处理好发展旅游和保护生态的关系,必须坚决整治生态领域的突出问题。
游客在贵州赤水大瀑布景区观光(2020年10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近年来,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上的大瀑布景区受到游客热捧。相关企业曾在景区内建设了6个帐篷酒店。“每晚价格800元到3000元不等,原来每年都能带来数百万元的收入,但现在全部拆了。”该景区的负责人说。
“不管经济效益多大,凡是破坏遗产地生态的违法建筑,必须坚决严肃处理,该拆除就拆除。”中国丹霞赤水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局副局长罗俊杰说。
文化塑魂
9月23日,秋分时节,荔波县瑶山人载歌载舞,迎接中国农民丰收节。入夜时分,在瑶山古寨的演艺场中心,游客们生起篝火,翩翩起舞。表演队伍里,村民王小业、何小妹夫妻俩穿着瑶族传统服饰,欢快地跳着传统舞蹈。
在荔波,游客数量从每年几万人,逐步增长到数百万人。瑶山文化,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在贵州省荔波县瑶山古寨景区,由搬迁村民组成的文艺表演队向来宾敬酒(2019年1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王小业的父母也在瑶山古寨上班,他们一家人的工作是把瑶族真实生活、文化活动场景还原,呈现给游客。
“古寨景区打造后,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大家更愿意穿民族服饰了。”王小业说,过去一段时间,年轻人争着外出打工,传统服饰因为穿着烦琐,几乎被丢掉。跟服饰一起“活过来”的,还有猴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给旅游增添了新韵味,让旅游过程更具内涵。
游客在贵州赤水大瀑布景区观光(2020年10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在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是一场接受红色文化熏陶的旅程。赤水市元厚镇“四渡赤水”战役一渡渡口,成了游赤水必到的“打卡”地。元厚镇桂圆林村老支书肖义武,30余年如一日,在红军渡石碑前讲“四渡赤水”的故事。每年都有数万游客驻足赤水河边,接受红色文化洗礼。
游客在贵州梵净山景区观光(4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新知识、新文化,让文旅融合更加紧密。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让生态文化、自然科学文化成为吸引游客的新增长点。2018年以来,每年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余批游学团队。
“开展科研工作,既能为保护提供依据,也能提高梵净山的旅游知名度,增加影响力。”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教科副科长李海波说。
群众增收
“泥巴路,茅草房,三分地,救济粮,谁生侗家谁遭殃。”这是梵净山山脚下寨沙侗寨曾经的真实写照。如今,依托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这个曾经贫困的侗寨实现了“重生”。
寨沙侗寨村民夏用发经营“侗家驿站”农家乐,自己掌厨,妻子负责接待。今年上半年,这间农家乐的总收入达5万元。夏用发回忆,20世纪90年代初,村里200多人有五六十人外出务工,只留下老人和小孩在家。当年不到20岁的他也选择到广东打工。
游客在贵州梵净山景区乘坐缆车观光(4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目前,寨沙侗寨共有农家乐56家。今年上半年,寨沙侗寨接待游客超过2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596万元。江口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全域旅游发展中心主任龙超说,依托梵净山,当地有13个村寨走上旅游路,旅游从业人员3万余人。
景区聚集了人气,农产品外销不再难,村民自我“造血”能力不断增强。
黎明村、大坝村均位于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范围内,全村年产竹笋150万斤以上。“新鲜竹笋每斤1.5元至3元不等,制成笋干,包装好后,最差的都可以卖到每斤30元。”黎明村党支部书记王廷科说。
为把蘑菇、鱼、笋卖出去,大坝村村民孙绪芬在景区门口租了一个“窗口”。“每月租金100元,游客对土特产需求量大,我一个人赚的钱基本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孙绪芬说。(记者欧甸丘、齐健、吴思、施钱贵)
在贵州省江口县寨沙侗寨,演员和村民为游客表演民族歌舞(4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在贵州省江口县寨沙侗寨,演员和村民为游客表演民族歌舞(4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在贵州省荔波县瑶山古寨景区,由搬迁村民组成的文艺表演队为来宾跳猴鼓舞(2019年1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游客在贵州赤水市丙安古镇旅游观光(2020年10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责任编辑: 刘昌馀 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