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洞里幸福来 贵州省卫计委松桃工作队驻村帮扶纪实
松桃县盘石镇的响水洞村最近很热闹。村里的民间绝技队活了,从前少人游玩的偏远山村开始有了背包客;村民们不用再扛着木头架桥爬山干农活,推着小推车在风雨桥来去自如;整洁硬化的村道路两旁多了几排路灯,大家不用再担忧天黑出门不方便……
贵州省卫生计生委驻松桃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按照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六项行动50项重点任务”以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关部署要求,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围绕“立足于解民之所急,做到有的放矢;立足于谋民之所盼,实现授之以渔;立足于化民之所怨,促进社会和谐”,把驻村工作做出了实效。
走进响水洞村,不论是田如忠的“36把刀”,还是咀榜山后那棵树还是两岔河上双飞桥,都流淌着村民们的幸福和喜悦。
田如忠的“36把刀”
“11岁开始学,18岁出山。操场上那根8米高的杆子,用了已经20多年,上面的36把刀,都已经生锈了。”
田如忠的“36把刀”已经锈迹斑斑。
56岁的田如忠为他那生锈的36把刀忧心了多年。“上刀山,下火海”是他热爱的事业,也是养家的技艺。十几年来,田如忠走南闯北表演挣钱,出场费每场最高过万元。“村里的小伙子都外出打工去了,我年龄大了,也快爬不动了。”可是拜师的人越来越少,少数民族传统技艺面临失传,这是最让田如忠忧心的事。
两年前,村里年均人收入不足4000元,村里缺乏产业支撑,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留守的大多是“386199部队”。
这不仅是田如忠的苦恼,也是摆在驻村工作队面前的难题。
响水洞村位于松桃县盘石镇西南部,距松桃县城15公里。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镶嵌在山间的两条响水飞瀑是“松桃八大景”之一。村里拥有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苗族刺绣、四面鼓、“上刀山,下火海”等民间瑰宝远近闻名。
“这里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要素,但首先要抢救濒临失传的技艺、更新设备,给村民更多发展的信心。”贵州省卫生计生委员会驻松桃工作队副队长王馨说,他向上级部门争取了11万元资金,购置新器材、服饰等,建立了上刀山下火海等民间绝技绝艺队伍。
“谋民之所盼,实现授之以渔”。王馨还协调解决8万元资金,扶持村民养鸭、养猪,发展养殖业,并大力协调解决10余万元资金,扶持村民发展养殖、经营农家乐、经营小卖部等。在太平营乡观音村,驻村干部李斌引进30万元的人口计生“三结合”帮扶项目,建立大棚蔬菜种植基地,由群众自愿组建合作社负责管理运作,惠及50户家庭。盘信镇团塘村驻村干部周宗科协调解决10万资金修建通组路,解决了3个村民组600余人的出行难、致富难的最大障碍。大坪场镇白腊村驻村干部申健协调解决资金1万元,帮助20户群众发展养殖业。
田如忠心头的“36把刀”,终于不再让他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