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文:返乡带动群众养殖致富的“牛人”
21.11.2014 16:34
本文来源: 扶贫办
“前不久,我卖了12头牛就收获了18万元,特色养殖真是群众增收致富的好产业。”岑巩县天星乡茅坪村茅坪组村民杨贵文在与村民养殖交流经验时高兴地说。他不仅懂技术,而且也懂观察市场,乐意帮助群众,依靠养牛每年收入60余万元,实现纯利润40万元,群众都称他为致富“牛人”。
今年38岁的杨贵文曾经是一名打工仔,上世纪90年代初,为改变家庭的困境,初中毕业后,杨贵文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外出打工,当过车间工人、搞过建筑、当过蓝领,2009年春节,在外打工漂泊了15年的杨贵文回到家乡,发现这里气候适宜养殖,他决定返乡创业,发展养殖业,通过对市场进行考察,他发现许多群众都购置了耕作机械,不愿养牛,于是他决定把农户不愿喂养的牛收购起来饲养。
说干就干,2009年春,他将打工挣来的10万元的积蓄全部用于发展养牛,并在距天星乡集镇4公里处的自家责任地里修建圈舍,并取名为“岑巩县天顺养牛场”,先买来第一批11头本地水牛进行放养,第二年又购买了30头本地黄牛饲养,尽管饲养成本低,然而没有规模还是不赚钱,他全部卖掉后,仅赚得6万余元。
由于没有挣到钱,杨贵文创业的激情逐渐消退。这时,该乡政府的领导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他谈心交心,帮助解决养殖场存在的困难。在乡政府的协调和帮助下,他获得了12万元扶持资金。他经过多方查找信息,得知山东济南的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和夏洛莱牛等品种容易饲养、市场好,这种外地牛有一个最大的特点,4个月的牛犊每月可以长肉70斤左右,8个月至24个月间,除了每月可以长肉100斤左右,还可以生下小牛犊,饲养一年的小牛犊,一头的价格可以卖到1.3万元。他真是喜出望外,杨贵文筹集20余万元资金来到山东济南一下就购买35头。
为降低成本,杨贵文青草、玉米,夏种黑麦秆,并在圈舍周边种草30亩、玉米10多亩,还用牛粪与村民兑换农作物秸秆等,再用酒糟、豆泊、菜籽饼加工精品饲料,保障饲料充足。同时,他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请教畜牧部门专家,加强牛的病虫预防,通过不断努力,他的养殖场办得风生水起。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2012年冬,杨文贵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将第一批引进的35头牛销往浙江、广东、深圳等地,除去本钱外,还纯赚20余万元。随后,杨贵文用40万元又买来西门塔尔小犊牛50头进行饲养,今冬出售后,至少可赚40万元。目前,他又投入10万元扩展圈舍,建有饲料氨化池、化粪池等,占地面积达70余亩,计划在5年内,将养殖规模发展到100头,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养殖,实现年创收100万元的目标。
为让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养牛行业,杨贵文经常邀请邻近村寨的农户到养殖场观摩,并主动为养殖户联系市场、开展预防疫苗等,今年 6月,他还对凯本、天星等乡镇的100余名养殖户开展养殖技能培训,深受大家的好评。
“非常感谢杨贵文给我提供技术服务,如果没有他给饲养的牛仔治病,我损失可就大了。”前不久,茅坪村何家组养殖户苏贵林家一头仔牛生病后,奄奄一息,便找到杨贵文帮忙救治,他急忙前去诊断,发现仔牛抗病力弱,出现感染,他立即用药对仔牛进行注射,让仔牛转危为安。类似这样的情况,杨贵文每年都要遇到很多次,他都是义务上门治疗。
如今,在养殖“牛人”杨贵文的带动下,天星乡生态养殖得到蓬勃发展,发展养殖合作社2个、建成养殖场11个,发展专业养殖户20余户,今年全乡预计生猪出栏9000头、商品牛出栏500头、羊出栏1800只、禽类出栏10余万只,让600余户养殖农户创收3200万元以上。
本文来源: 扶贫办
21.11.2014 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