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在铜仁调研时强调:民族民间工艺产业要走长远、永续发展道路
杨静在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向企业负责人石丽平咨询“鸽子花”商标
【中国中小企业贵州网黄振国报道】为做好今年全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工作,结合“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民族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发展等工作需求,3月24日至26日,贵州省经信委副主任杨静一行到铜仁调研。
调研期间,杨静分别对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松桃净山茶叶有限公司、南长城电子商务、贵州铜仁祯通衢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铜仁蜜雪职业培训学校培训基地、碧江区中小企业创业园、食品工业园、大兴电子商务基地、狂野摩托车公司、芳瑞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贵州安亚电器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电商平台、培训教育机构、工业园区进行了实地调研。杨静每到一处都要宣传推介“汇源通”;宣介人才政策和“3个15万”,帮助和引导理解政策、用好政策。
杨静指出,通过调研,看到了铜仁市的精、气、神,大家想做事、想干事,积极性高涨,值得敬佩。开展调研的目的,是检查政策执行情况和政策是否适度,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市场需求及未来前景。同时也为制定十三五规划和拟定“促进民族民间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调查摸底、掌握科学依据。
杨静强调,今年要抓的第一件事是开展“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以破解“七难”为核心,开展服务;第二是筹办首届中国(贵州)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产业搭建要顺势而行,用基金扶持产业发展,走国际化道路,产业发展才能反哺社会,发展和传承。省长提出,要利用民族民间工艺这个平台拉动和带动上百万人就业,销售实现翻番。这给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为之努力奋斗。因此,对集体抓龙头企业,对个人抓“大师”培育,产业化要走龙头带动,让大师起到作用,产业对绣娘的培育等分梯次不同的政策支持,基本成熟,培训要根据民间工艺发展实际进行培训,培训要进村寨,真正为企业服务。希望铜仁市把相关问题打包报告,乘势而上,把民族民间产业真正推向新的阶段,走长远、永续发展道路。
调研期间,杨静与铜仁市政府组织工信委、发改委、财政局、土地局、人社局、旅发委、投促局、商务局、市妇联、相关银行等单位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民营经工作发展情况汇报;专题探讨提高工艺美术大师相关待遇的政策,为制定方案提供依据。
据铜仁市工信委主任吴继君介绍,铜仁市今年一季度,在工业增加值增速、国税、人口就业等方面都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民族民间工艺产业,自2006年以来,培育了铜仁市和贵州名匠460多人,从事民族工艺品生产和销售企业已达20余家,带动1.5万多人创业就业,2014年民族民间工艺产业实现国内销售收入1.87亿元,出口销售收入500余万美元。
吴继君还对民营经济发展项目扶持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杨静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逐一进行了答复。
观看绣娘刺绣
调研期间,得知碧江区和平乡乡长李晶(左)有急需项目扶持需求,杨静立即会见其李乡长,听取汇报,与副市长夏红(右)一起,为乡里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他们渡难关,体现了办实事、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在南长城电子商务调研
在贵州铜仁祯通衢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听取负责人杨丽介绍叶脉绣
在碧江区食品工业园听取副市长夏红介绍米粉加工工艺
在铜仁蜜雪职业培训学校培训基地听取校长吴雪花介绍培训情况
在芳瑞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听取负责人张恩荣关于茶叶功效的介绍
在狂野摩托车公司
杨静在座谈时讲话
铜仁市工信委主任吴继君汇报铜仁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座谈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