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三个三”走出土地开发利用“一盘棋”

26.08.2016  20:42

        发展需要以牺牲土地作代价,在当前土地遭受掠夺性侵占、土地面积大幅削减的压力下,各地面临既要连发展“天线”、又要接土地“地线”,既要对土地实行开放性利用、又要严格土地“关闭式”管理的严峻挑战。松桃苗族自治县探索出“三严”、“三创”、“三争”的“三个三”有力举措,走出了土地开发利用“一盘棋”,化解了土地现实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三严”做足存量土地。一是严格用地保护。围绕以县城为核心,孟溪、长兴为卫星小城镇,乌罗、甘龙、盘信为规模小城镇,迓驾、正大、盘石、寨英为特色小城镇,美丽乡村、小康村、新农村、农民集中建房点、古村落的“一核双星三规四特五村”建设体系,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对土地资源进一步优化整合,合理划定用地的性质、用途、范围等,把好规划脉、管好规划关,突出用地保护,集约节约用地,切实发挥存量土地的最大效益化。二是严盘用地资源。为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未利用土地和不充分、不合理、产出低的土地资源,通过对易地扶贫搬迁遗留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治,对旧城旧村、老学校、老企业进行改造整合等方式,着力挖掘新的建设用地空间,并以收购、收回的方式将这部分土地储备起来,重新盘活用地资源。集中开展闲置土地专项清理行动,处置闲置用地19宗,总面积2592亩。其中收回11宗,面积2158亩;变更出让合同项目8宗,面积434亩。三是严处非法占地。重点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城乡建设规划区、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旅游区等区域,建立了“两违”管控长效机制,在城区成立“两违”执法大队,在乡镇成立乡镇综合执法队伍,对乱占乱用、乱搭乱建等非法行为进行制止和查处,建立土地矿产动态巡查制度和周报告制度,实行台账式管理,清单式推进。近两年,共开展动态巡查6048次,发现土地违法行为349件,依法当场下达《国土资源局责令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349份,《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116份,查处土地违法行为30起,涉及用地面积139亩。
        “三创”做实金融土地。为改变土地利用低效,破解土地使用单一,土地转变为资金成效不明显等问题,该县以“三创”做实金融土地。一是创新土地流转力推农村“三变”改革。成立了《松桃苗族自治县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及《松桃苗族自治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松桃苗自治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及《松桃苗族自治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实施方案》,全县28个乡镇均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安排专人办公,积极为群众办理土地流转手续服务。目前采取土地转包、出租、转让、入股等方式,累计流转土地27万多亩,土地流转收益2883万元,其中抵押6宗近150亩,抵押贷款3250万元。二是创筑土地开发平台力推土地融资改革。着力理清部门职能职责,充分整合部门职能作用。撤销县国土资源局土地矿权交易中心,整合县国土资源局土地储备与开发整理中心,重新组建县土地矿权收购储备局和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以土地向贵阳银行成功融资2亿元。同时进一步优化配置土地矿产资源,充分利用资源一级市场,组建松桃七星土地开发公司,利用城乡增减挂钩项目向农发行融资2亿元。三是创立用地制度力推招拍挂改革。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科学合理细化供地方式,对不同性质、用途、品质、区位的用地,采取不同的供给方式,提升用地的价值空间和经济效益。对划拨的用地,严格执行划拨供地目录;对商业、工业等经营性用地,全面实施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对经营性公益项目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探索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近两年来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协议出让126宗1700余亩,土地出让价款6亿多元。
        “三争”做大农用土地。在大力推行开放性用地同时,守住耕地“地线”,确保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着力提高土地效益。一是争项目增加耕地面积。该县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向荒山荒地开发耕地,积极争取项目资金5600多万元,在盘石、盘信等乡镇实施土地开发项目48个;投资328万元,实施耕作层剥离再利用项目1个。全县新增耕地面积16100多亩,新增水田指标62.5亩,耕地总面积达1115000多亩,超余规划下达耕地保有量指标75000多亩。二是争工程提高耕地质量。争取资金8600多万元,着力实施土地整理工程,新建及改造山塘42座、拦水堰14座、泵站22座,新建倒虹管1.5km,实施机井及配套工程179口,完成烟水配套工程17处,新建防洪堤及排涝渠总长12.497千米,排洪隧洞0.727千米。截止目前,新增灌溉面积2.2万亩、治涝面积0.3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7万余亩,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近10万亩。三是争政策提高耕地效益。抢抓农业现代化发展机遇,紧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争取积极的土地政策,为不同农业园区量身配置土地。截止目前,累计流转土地15万亩,全县建成现代农业园区省级5个、市级7个、县级15个,入驻龙头企业达87家,实现乡镇农业园区全覆盖。辐射带动4.52万户20.34万农业人口直接受益,总效益达20.86亿元,农业增加值达25.6亿元。(编辑陈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