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践行群众路线不打折
“干部作风踏实了,社会风气变好了,服务群众主动了。”谈起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变化,松桃苗族自治县群众纷纷“点赞”。
该县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市委“十项规定”作为解决“四风”问题的切入点,切实转变作风,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面对面征求意见
街边烧烤,一直是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之一。一年时间内,接到群众反映街边烧烤问题100余人次,在书记、县长信箱反映达40余条。
该县城管局与涉事业主面对面沟通,确定将夜市统一规划,重新选址。同时投入10多万元,帮助业主架设电线、安装水表。历时一个多月,三里屯、上南门夜市、风雨桥、杨芳路和德克士附近的187家街边夜市整体搬迁。
“以前到半夜,街上都是闹哄哄的,现在晚上清净多了,我们也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家住杨芳路的市民姚远智说。
实打实转变作风
“最近几个月,我们家在人情方面的支出减少了七成多。”蓼皋镇南门社区黄志勇说。该县以问题为导向,以向群众征求意见和查找问题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结合“三个开刀”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四风”不放松。
“以前到部门办事,要看干部脸色,有些还要递烟、请吃。现在就是诚心诚意去请,人家也不会来,但办起事情来 很顺利。”该县不少群众反映,办事效率提高了。
同时,该县严格控制会议规格、规模、数量、会期,整改后开会时间短了,干部服务群众时间长了。原来我们到县城办事,总是找不到人,都说在开会,现在哪个时候去,都能找到人,办事方便了很多。”到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的蓼皋镇樟桂村村民吴云贵高兴地说。
心贴心解决难题
九江乡炮里村街上组路灯受损,群众晚上出行十分不便,乡政府投入9万余元,重新购置了路灯。
“一杯茶、一张报,坐等群众找上门。”这是曾经群众眼中的机关干部形 象。今年3月份,该县选派一批机关干部到基层一线蹲点服务群众。
盘信镇杨柳村龙渺年幼丧父,母亲改嫁远走他乡,与7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很是艰难。驻村干部张嗣兵得知情况后,协调相关部门为其办理了农村低保。
迓驾镇青山村77岁的阳开海与孙子阳鸿宇相依为命,年幼的孙子阳鸿宇染病瘫痪,儿媳离家出走,儿子外出务工至今杳无音讯,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冉晓东立即与县民政局取得联系,将其纳入城乡大病医疗救助。
在今年“7·15”特大洪灾中,该县及时开展抗洪救灾募捐活动,收到169个单位及个人累计捐款177.97万元,帮助受灾群众灾后重建。(龙跃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