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处山西腐败案件说明了什么

01.09.2014  23:42

   山西系列腐败案件发生后,坊间纷纷用“地震”、“塌方”、“溃坝”等词语来形容它对官场的巨大冲击。这次中央对山西“主官”作出调整,又引发了各种议论和解读。依笔者看来,这既体现了中央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也为整饬山西吏治、优化政治生态提供了重要契机。调整意味着转折,教训用好了就是财富。人们期待山西省委新的领导班子能够痛定思痛,深刻汲取教训,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治理各种问题,重塑山西“晋善晋美”的形象。

   要把这次调整作为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转折点。从山西面临的情况看,当务之急是坚定不移地惩治腐败。反腐败关乎人心向背,关系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的人认为腐败是经济繁荣发展的“润滑剂”,这种观点是十分荒谬、完全错误的。邓小平早就说过,“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的确,如果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官商勾结、利益输送、资源倒买倒卖的基础上,这种畸形发展只能是海市蜃楼、昙花一现。客观地讲,大力反腐可能会在短期内影响一个地方的发展,但长痛不如短痛,只有割掉腐败这个毒瘤,市场经济才能真正在公平公正、依法有序的轨道上运行。故此,人们希望山西省委新的领导班子在反腐败问题上更加旗帜鲜明,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要把这次调整作为从严治吏、优化政治生态的转折点。山西腐败窝案串案的发生,表明当地的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出了问题。环境对人的影响是直接的,“譬如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政治生态好,坏人不敢做坏事;政治生态不好,好人也会做坏事。只有优化政治生态、净化从政环境,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的蔓延。良好的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既要靠每一名党员干部从我做起,真正以信念、党性、道德、人格立身,做到出污泥而不染、拒腐蚀永不沾,更要靠组织上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强化明规则、破除潜规则,让各种歪风邪气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

   要把这次调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转折点。山西之所以腐败高发多发,与煤炭资源大省的特点不无关系。资源领域往往是腐败的重灾区,当权力支配资源又不受制约时,腐败必定大行其道。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就是全面深化改革,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资源配置在阳光下运行。不啻反腐败如此,其他工作也都要靠深化改革来提升。期待山西新班子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履职担责、锐意改革、干事创业,进一步把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努力创造三晋大地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