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三举措促后续整改再升温
新华网贵州频道1月29日电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桐梓县三措并举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促进作风建设再升温。
抓实学习,盯牢目标不放手。一是多形式学习。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把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会及省、市总结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以专题辅导、集中学习等方式,全县共开展专题辅导学习会98场(次)。二是精心组织宣讲。成立县委宣讲团,深入机关、学校、乡镇、村组共宣讲近300场(次),10万人(次)听取宣讲报告;三是举行大规模培训。举办4期十八届四中全会暨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培训班,全县550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训;四是邀请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举办12•4国家宪法日法治讲座,全县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和执法单位全体干部向宪法宣誓;五是深入开展新闻宣传。县内媒体开辟专栏,在重要版面和重要时段进行专题宣传,运用网站、手机报、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兴媒体加强宣传引导。六是明确目标。县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经过深入研究,把全县深化“四风”整治,巩固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明确为“六个进一步一个全面兑现”(即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整改承诺得到全面兑现,务实管用的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依法治县和服务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并确定了7大重点任务和30项具体任务。
着眼长远,锲而不舍抓整改。一是坚持以上率下,完善整改落实领导机制。县委常委班子从自身做起,示范带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整改落实。各级党组织认真梳理“两方案一计划一清单”整改台账,详细掌握整改进度、效果和存在问题,完成一件销号一件。目前,县委常委班子31个突出问题已整改完毕30个,县政府党组20个突出问题已整改完毕17个。全县县、乡科级班子已整改问题971个,占应整改数的77%,县、乡科级一把手已整改个人问题1132个,占应整改数的93%。二是坚持常态监督。县委7个作风督查组每月对乡镇和机关部门集中开展2天明查暗访,每月组织1次面上交叉检查,每月开展1次周末公车私用、公务接待督查,坚决防止“四风”反弹。10—12月,对不遵守工作纪律的3名干部进行立案调查,11名干部被全县通报批评。三是深化专项整治。各项专项整治任务分别由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牵总,每项专项整治任务由一名县领导牵头负责,县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每月对全县未完成的专项整治任务进行1次调度,对难点问题集中会诊,对整治情况定期通报。四是建章立制固化活动成果。承接中央、省市出台的制度,结合实际认真抓好制度废、改、立,切实扎紧扎密制度笼子。目前,各参学单位修改制度669项,新建制度793项。如通过建立税务、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动协查机制,全县“三公”经费同比下降43.6%。
积极探索,落实从严治党责任。一是坚决制约权力滥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做到“十个必须”,在思想认识、落实责任、严守规矩、严明纪律、查办案件、坚守底线、落实制度、道德修养、支持执纪、责任追究等十个方面再钉钉子。在“礼、卡、饭、酒、车、友、赌、假”八个方面自警自醒自律。中央总结会后,全县党政纪处分28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收缴违纪资金14.8万元。二是抓实党员日常管理。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要求,在全县565个党支部定期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开展党员党性分析,进一步增强党员党性修养。三是落实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制度。各乡镇党委书记、机关党(工)委书记紧紧围绕党组织负责人落实从严治党责任、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抓作风建设等情况开展述职评议,全面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四是夯实基层基础。对全县24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下派乡镇干部直接到村任支部负责人4人、任第一书记20人,投入资金275万元改善软弱涣散村级办公阵地,开展软弱涣散班子集中培训5场11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