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县多措并举加速“三农”发展

14.09.2014  16:39

    新华网贵州频道9月14日电  又到烤烟收购时节,走进桐梓县水坝塘镇坪头村烤烟大户梁术容的烤烟库房,金色的烟叶堆得满满当当,梁术容和10名工人正忙着对烤烟分级扎把。看着堆积如山的烟叶,梁术容一脸乐呵,说今年的收入起码也在30万元以上。梁术容是返乡农民工,去年从本村“土地银行”流转了300亩土地,在镇政府的扶持下,开始种植烤烟。去年除去30万元的投入,纯收入近10万元,今年更是赚得盆满钵溢。

    桐梓县大力推行农村“土地银行”,各乡镇建立集中连片土地规划图,标出各块土地的详细信息码,如海拔、土壤的酸碱性、空气湿度等基础信息,出台配套的土地优惠政策,做好用工、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目前,全县共有6510户向农村“土地银行”递交了申请书,引进大户4000多户,贷出土地32万亩,发展烤烟、经果、红梁等产业27.5万亩。娄山关镇杉坪村钟家山组的经果大户王刚从“土地银行”流转土地300多亩,发展山区家庭农场,年收入30多万元。在此基础上,该县加强劳务输出机构规范化建设,建立劳动力资源数据库,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对接用工市场输出劳动力32000人,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问题。

    为破解群众增收难,桐梓县打破常规农业生产格局,立足“传统产业生态化”的思路,发展柑橘、李子、桃子、杨梅等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和绿色农业产业27.5万亩,同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林地建管养护21万亩,以发展循环围城绿色产业带为基准,大力引进业主,发展绿色花卉苗木产业3.2万亩,为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城镇奠定了基础。在特色产业规模化上,着力以“支部+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重点打造了官仓镇、九坝镇、狮溪镇3个万亩以上特色农业产业园区。为实现种植水平专业化,该县分类组建农业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48个,发展会员15616人,组建机耕服务队、植保服务队、畜禽养殖服务队等,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农民实现户均比上年增收600多元的目标。

    为实现2016年率先小康的奋斗目标,该县积极探索实施乡村产业化、乡村城市化、乡村景区化、乡村时尚化的发展模式,今年全县投入1752万元,整合项目资金1733.82万元,群众自筹3700.87万元,加强农村水、电、路、房、讯、寨等小康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该县建立了贫困农户信息档案,绘制民情地图,实现精准管理、精准服务、精准扶贫。目前,全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效果明显,共计完成小康路建设1216.9公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2987户,民居改造908户,村庄绿化美化52个。最具典型性的娄山关镇杉坪村,原属国家二类贫困村,曾经产业结构单一。在小康进程中,该镇党委政府捆绑投入资金1.5亿元,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以生态建设为支撑搭建新农村建设平台,以发展经果业、乡村旅游为支柱产业,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休闲度假为主打响了乡村旅游品牌,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500万元。在产业大户的带动下,该村农户纷纷转型发展花卉种植、特色经果园、绿色产品蔬菜、折耳根基地、标准化养殖场、家庭农场等,户均收入均在2万元以上。(丁凤 于星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