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苗寨群众集会修改盟约《榔规》

20.11.2014  19:12

    新华网贵州频道11月20日电  “现在我们苗族婚礼送的物品又多又重复,有的送被子多的达四五十床,这太浪费。我们的《榔规》要修改完善,规定最多只能送到5床。”11月15日,来自榕江县摆垭山区的107位苗族代表在八开乡格陇苗寨集会,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热烈。

    “栽岩议榔”是苗族自发议事盟约的民俗改革活动,订立的“榔规”内容涉及苗族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苗民代代相传,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代苗族没有文字,以栽岩盟约,订立规纪来约束人们遵循。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完善条款。

    据悉,2009年3月21日和11月18日,榕江县5乡29村的代表,废除旧的栽岩《榔规》,分别在月亮山、摆垭山两地栽立新的《榔规》,用汉字记录刻在石碑上。新《榔规》共10章53条,涉及婚姻、丧葬、贺新屋、婴儿满月、节日、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

    11月15日,正置摆垭山区苗族群众的折禾节,榕江县苗学会组织八开、平江、定威、古州4个乡镇13个苗族村寨的苗族代表集中格陇苗寨开会,对原来的《榔规》进行逐条讨论修改。

    “2009年订立的《榔规》实施,对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在办红白喜事方面,存在着群众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现象,给群众经济造成一定损失。在以法治国的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榔规》,才能加快小康建设步伐。”县苗学会副会长蒙胜权说。

    会上,县苗学会还组织代表学习了《婚姻法》等法规,各村寨代表签定了《执行榔规承诺书》。

    在11月12日,来自计划、水尾等5乡镇29个村的80余名村干和寨老,在计划乡加两苗寨,也举行了月亮山地区苗族习俗改革议榔活动座谈会暨法律知识培训会。(朱法智 杨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