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2+N”模式 创新农村环境整治

14.02.2017  01:35
 

  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着力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该市自2016年8月以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运行,分区实施”的原则认真思考和谋划,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治理、大扶贫、“美丽乡村、四在农家”及农村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全力开展整治,旨在通过1至3年时间,实现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实质性改变,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去年8月以来,该市创新运用“2+N”模式规划156个村寨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整治实效。“2”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微动力+一体化设施+人工湿地+景观塘的处理工艺”, 将涉及区域农户生活污水、厕所冲洗水、洗浴废水、旱厕(沼气池)溢流污水全部收集进入村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达标处理后排入外部环境;二是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原则,全面建成仁怀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为农户发放垃圾桶,购置垃圾转运车,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收日清。

  “N”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全力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秸杆综合利用率、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比重达到95%以上;二是抓好河道溪沟生态化建设,将河道打造成集生态、旅游、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点;三是规范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治理;四是抓好农村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倾乱倒、脏水乱泼、畜禽乱跑等农村“六乱”现象;五是建立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扮靓农村环境。

  截止目前,已全面启动52个站点,完成五马镇协农村白杨屯组、坛厂街道枇杷村朝阳组等5个站点建设任务,其余47个站点预计年底前完成;同时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按照建、管、养、用要求,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建:指由市统筹指导,各乡镇(街道)作为实施主体,建设村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垃圾收运系统;管:指建成验收后由村民委员会负责管理和维护,并选择精准扶贫对象进行日常管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委托中标参与项目建设的第三方环保治理公司负责。养:指将村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垃圾收运系统运行运转所需经费(包括: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污水收集管网疏通及管护、垃圾收集监督管理人员工资、收集车、转运车)列入市级财政预算,保障经费需求。用: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生活污水管网管护及疏通管理制度、农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及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农村环境整治评比制度等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

大力发展林业科技提高林业治理能力
 为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二林业厅
张富杰副局长率队赴毕节市督导自然保护地优化调整工作
 为切实推进全省自然保护地优化调整工作,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