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5×3”模式推动组织工作出生产力
新华网贵州频道12月11日电 仁怀市构建“5×3”模式精准发力,成为组织工作出生产力的生动实践,推动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元至10月,该市共完成投资228.1亿元,同比增长46.1%,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393.29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41.33亿元,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位居遵义市第一。
干部队伍“三个优化”精准发力。一是优化结构壮大队伍。根据需要及时调整46个乡镇和市直部门领导班子,有序推进机构改革,完成32个部门主要领导调配,遴选18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挂职锻炼,开展全市干部大调研和班子运转考察,加强干部储备,形成结构化、层级化后备干部库。二是优化培训提升素质。出台培训规划,严格培训管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邀请祝彦、阮次山、郑强等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96期,培训8016人次,调训干部106人,投入培训经费120余万元。三是优化管理激发活力。出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配规定和挂职干部管理、规范抽调人员工作办法,开展“五项清理”,加强干部任前、廉政和诫勉谈话,层层传递压力治理慵懒散,增强干部队伍活力。
基层党建“三大工程”精准出力。一是实施“双创双带”工程。围绕区域优势,结合产业特点,创新推进“双创双带”工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消除125个“空壳村”。目前,已发展“双创双带”项目847个,每年增加村级积累1100万元,村集体经济总量3000多万元,32个村(居)完成小康创建指标。二是实施“基层保障”工程。围绕“三支队伍”建设选优配强镇、村两级班子。公开选聘150名大学生担任村(社区)主任助理,培养“项目书记”94名,选派400名小康驻村干部帮助基层推进199个民生项目,投入890万元改建村室9间,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21个,开展村干培训4期2107人次。大幅度提高在任村干报酬和离任村干困难生活补贴,并建立增长机制。三是实施“典型引领”工程。出台党建示范点建设五年规划,投入206万元打造形成21个示范点、2个示范镇、4条示范带。创新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搭建“民生直通车”、“一蹲十联系”、“马上帮你办”等载体,及时精准联系服务群众,建立民生台帐2000余套,解决民生问题349个,投入民生资金1.56亿元,构筑了“听音不出户、小事不出村、镇乡全天侯、到市马上办”党群互动新常态。
人才工作“三大项目”精准给力。一是引才项目汇聚人才。实施“千人计划”引进人才124名,招聘人才549名,采取挂职和外派学习、“产学结合”模式培养技能人才2万余人,集聚了一批高层次、紧缺和专业人才,增加了人力资源。2014年每万人人才资源1239人,全省排名第十(比上年提升3位)。二是平台项目留住人才。围绕人才引得来、留得住、能发展构建平台载体,建设创业实践基地10个,建立人才工作室5个。引进人才积极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产品开发,增加产值9000多万元,人才能量得以充分释放。三是机制项目服务人才。围绕优质高效服务人才,建立健全了党委联系人才工作机制、市领导联系服务人才工作制度、柔性引才机制、人才教育培训和创业发展社会化机制、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和绿色通道服务机制等20个制度。
远程教育“三个抓手”精准添力。一是建强站点。投入远教经费86.8万元,对全市272个远程教育站点进行阵地改造和功能优化。建立远教手机信息系统、远教网络课堂等远程教育辅助教学平台。打造形成了1122人的远教管理和教学辅导员队伍。二是优化培训。围绕党的声音传递、经济发展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开展培训272期4700人次,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368人,培育产业大户700户。三是项目推动。发挥“领头雁”、“项目书记”、农村致富能人示范作用,打造品牌项目,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已重点打造3个产业示范项目,47个远教示范基地,带动1470户群众增收致富。
自身建设“三个着力”精准提力。一是在效能建设上着力。致力于增强组工干部理解力、执行力、创造力、公信力和约束力,以“四态一操守”为行为准则,推行组织工作项目化管理,实行限时办结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组工干部公开廉政承诺制度。二是在素质提升上着力。采取中心组集中学习、“组工晨读”等方式,专题学习22次,选派培训12人次,下派锻炼和上挂学习7人次。三是在服务升级上着力。投入10多万元改版升级仁怀党建网、优化“大组工网”分级保护,建成一信通短信平台和组织工作电子显示平台。(陈飞 张迁 王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