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政府举行第35次常务会议 首邀公众旁听
昨日召开的省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迎来了6位特殊的旁听者,其中党的十八大代表1名,省人大代表1名,基层干部群众代表4名。这是省政府常务会议首次邀请公众旁听。
昨日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汇报交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推进情况,并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根据今年1月14日印发的《加强科学民主决策的意见》规定,省政府重大决策会议,可邀请咨询顾问、专家学者以及行业协会负责人、群众代表和利害关系人代表等旁听,以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水平和效率,增强决策信息公开。
由于会议的议题贴近民生,根据《意见》规定,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贵阳市政府推荐了6位代表,分别作为六项行动计划组织实施单位负责人、组织实施人员、建设单位具体负责人和受益群众旁听会议。 (本报记者 周然)
延伸阅读
旁听代表:
会议“高大上”
内容“接地气”
本周三接到参会旁听的通知,吴亮的第一反应是惊讶,第二反应是“要不然换我们领导去?”他的这番反应,其他5位旁听代表都感同身受。走进会场后,代表陈勇就反复和工作人员确认自己的座位,“真的是和这些厅级干部坐一起啊?”他还兴奋得拿出手机偷拍了几张。
会议的内容让代表们振奋,正安县安场镇副镇长冯娇的感受是“议程紧凑,和在基层开会完全不一样”,准点开会,准点散会,2个小时一分钟不差,一落座就直奔主题,没有一句废话,发言都很务实,讨论也是挑重点来。
作为小康讯行动计划建设单位具体负责人,吴亮惊讶的是,会上领导们讨论的急需解决的问题,都是他在平时工作中时常遇到的,领导们一语说出了他的心声,这让他感觉这个会不只是“高大上”,而且实实在在“接地气”。
莫绵江也同意吴亮的观点,作为六项行动计划乡镇组织实施人员,他认为这个会等于是直接打通了一条通道,他扬了扬记得满满当当的笔记本,“省里面在做什么我现在一清二楚,回去就告诉同事们。”
会议数据
首批通村公路建成2120公里
今年上半年,我省小康寨工程完成垃圾收集处理项目172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69个、便民设施1546个等项目。
小康路项目的第一批通村沥青(水泥)路2054个项目,1.4万公里全部开工,建成项目470个,达2120公里。目前还开工建设了58个乡镇客运站。
小康房建设开工2.25万户,竣工1.01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开工28.41万户,开工率81.2%。
小康电则完成23.43万户的电网建设改造的年度任务,全面实现了电网供电范围内同网同价。
小康讯方面,1348个行政村通宽带,1015个自然村通电话,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553个全部开工,完工419个,运营163个。
小康水则解决了117.92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发展农村耕地灌溉面积58.65万亩。
5个100工程 投资超2200亿
截至6月底,我省“5个100工程”累计完成投资超过2200亿元,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083个,签约资金4025亿元,到位资金1684亿元。
100个旅游景区接待旅游人数3800万人次,收入305亿元。
100个示范小城镇完成投资238亿元,省级层面已制定16个配套政策措施,推进一镇一风貌建设。
100个城市综合体完成投资141亿元,投入运营主导功能建筑19个、竣工72个。
100个产业园区完成税收201亿元。新增入园企业1354户,新增从业人员10万以上。
100个现代农业高效示范园区总销售收入486亿元,园区内从业农民人均纯收入比本县域平均水平高出3成。 ■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