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沙溪花灯 绽放美丽心情

04.02.2015  18:07

                骏马奔腾辞旧岁,三阳(羊)开泰迎新春。羊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也是银装素裹的沙溪土家山寨处处呈现出另一类的忙碌景象,为新春佳节筹备属于自己的文化大餐年货——组织队员,购买材料,编织灯笼,筹办花灯。舒家、四堡、后坝、桥岩、大寨、八仙6支花灯队,将于正月十一日,亮相沙溪街上,一展他们的灯艺,届时齐聚,共同欣赏沙溪土家花灯,放松耕耘一年的疲惫,绽放土家儿女的美丽心情。 土家花灯以古老、民族、文明、和谐、实在而著称,起源于唐朝唐太宗时期。在传承中历经磨难,国民党时期,青壮年男子纷纷外出躲“跑摊”(国民党的强制拉兵行为),新中国建立后的十年“文革”浩劫,九十年代后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南下打工等政治风云和社会变革,对花灯的传承造成了极大影响,在此期间的很多文献都被灭掉,但是花灯的原始唱法还是被以后坝溪花灯班为代表的沙溪花灯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可以说为防灾减灾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于花灯的起源,德江县民歌山歌歌王邓国光和八仙村90高龄花灯老艺人覃碧奎收藏的手抄本(俗称灯母子)记载的花灯根生就给出了释疑:     “花灯是从哪朝起,      花灯又是哪朝兴”? “花灯是从唐朝起,      花灯是在宋朝兴。 当初有个叶发善,      陪同太宗观御灯;             看得龙灯多热闹,      君臣二将下天庭; 那时才把灯来办,      无有旦角不成灯; 娘扮旦来儿装丑,      从此才把儿女分。 仁宗皇帝登龙位,      国母娘娘眼睛昏; 许下红灯大事愿,      那时又把灯办成;     许下红灯3600盏,      万古流传到如今。” 土家花灯在戏剧性演出中,其演员的人数有一男一女,就叫“夫妻双双把家还”,一男二女,就叫“双凤朝阳”,二男一女,叫“双狮滚球”,二男二女,叫“双层花灯”,最多的是一男三女,叫“独狮戏三凤”。一般称丑角为“唐二”,夫君、  干哥、情哥哥。称旦角为“娘子”,干妹、情妹子。丑角“唐二”,头戴中间打小结的红布帕子,扎腰带,手拿两块莲花闹或一把扇子。旦角“娘子”,目前大多是男扮女装,身穿女人衣,头盖花毛巾,右手拿花折扇子,左手执绣花帕,身段、动作完全摸仿女性,在表演时更是惟妙惟肖,犹如下凡仙女,逗人喜爱。丑角围绕旦角转,旋转跳唱。情哥哥和情妹妹跳出的舞蹈一般有雪花盖顶、大团圆、黄龙缠腰、犀牛望月、岩鹰展翅、四银菜、海底捞月和膝上栽花。 在历朝历代的表演中,从来没有改变最原始的表演方法。沙溪花灯始终沿袭着古老的根本表演方法,主要体现在“九板十三腔”上。 “九板十三腔”讲究“手、眼、身、法、步”,有一套完整表演方式及身段段谱,有固定的具有性格特征的步法。腔调较多,有生腔、旦腔、净腔、丑腔,还兼有高腔、京腔、大哭腔、抖马腔、簧腔和流水腔、风绞雪、七句半、课银子等。 土家花灯有牌灯1盏,花灯4盏,茶灯2盏,扇子灯2盏,抽芯灯2盏,关刀灯1盏共12盏灯笼。象征十二花园姊妹与土家儿女共度新春佳节。 一支花灯队至少要有20人,主要包括掌坛师、穿灯队员3—6人、1—3个唐二、情妹1—3人和茶头老嘴1人、3—5名锣、鼓、钵、打溜子、嚼子等乐器队员、1—2个闲杂人员。表演的人随着锣鼓点起舞,口里唱着花灯调,看那舞姿虽不能称上婀娜,但也能算得上是多姿;听那曲调,丝丝入耳,一词一句、点点滴滴都打动心灵。一段表演下来总让人觉得意犹未尽,激发你总想看完一场演出的冲动。在花灯表演中,你也会随着那舞姿、那曲调载歌载舞。一场花灯“戏”表演完后,不但主人觉得高兴、喜庆,就连看花灯的人也感觉热热闹闹、欢欢喜喜。传承文化、弘扬艺术、势在必行。 土家花灯的种类大体上分为正戏、耍戏和结尾三个部分。正戏就是除参庙后每晚必唱(表演的意思)的剧目,耍戏就是根据主人的热情程度和时间长短来安排的剧目。正戏有《出场灯儿》、《穿花儿》、《开财门》、《送金银》、《挂牌》、《讲春》、《辞神》、《打莲花闹》、《请四神》、《扫荡》、《推船》和《回场灯》等10多个大型剧目。耍戏有《三仙庆寿》、《采茶》、《撤席》、《封灯儿》、《张哨子打鱼》、《软小伙舂碓》、《武王造反》、《保娘望干女》、《奴豆回门》、《啄雀》和《下乡客》等剧目。结尾就是勾标测愿。 过去玩灯凭记忆,如今耍灯有本头。一部以沙溪土家花灯为圆心,涵盖德江、思南、印江、沿河、凤冈、湄潭、务川、正安等8个县20多个乡(镇)50多个花灯班的玩耍方法为内容的《黔东北花灯选集》专业书籍,搜集、整理、编辑完毕,已经与贵州民族出版社签订出版协议,2015年6月底前将正式问世,填补了国内外花灯专业书籍空白。(吕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