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创新驱动发展的“试验田”

22.08.2014  10:47
      以光电子产业著称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有着“中国光谷”的美誉,正以颠覆性思维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打破制度梗塞,打造创新创业乐土。30年前,她是荒野中“被武汉地图遗忘的两厘米”,如今,她已蜕变成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部“试验田”,正一步步跻身世界舞台的中央。
改革科技体制让创新“金蝉脱壳”
      中国光谷是我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里聚集着近百所高校和科研院所、58名院士及20多万名技术人才。然而,得天独厚科技优势并未能很好地转化为产业实力。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科技体制不够通畅。”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文彤坦言,如何突破体制机制束缚,在鸿沟之上搭建各方联手的平台是“光谷人”每天思考的问题。
      2009年,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宣告成立。研究人员大部分来自高校或研究院所,带着先进技术发明而来,享受光谷全面的配套服务及融资、财税、人才等优惠政策,还有免费的试验设备和生产厂房。
      “研究院说到底是一个试验池,一门新技术甚至一个好想法,从这里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张文彤说,按照生物研究院的模式,光谷又新建了新能源研究院、光电子工业研究院等多个新型研究实体。
      作为全国唯一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中国光谷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与金融的对接,建立知识产权交易所,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利质押融资贷款打通瓶颈,将知识转化为财富。
      近几年,光谷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光通信领域80%的重点课题,打破了国外对高端数控机床、万瓦激光器等领域的封锁,主导创制国际标准10项,国家标准282项。
科技成果转化打破制度“桎梏”
      “我们的一项科技成果挂牌转让,审批过程差不多历时近1年,审批过程中所依据的文件有17个。”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骆清铭带领的团队发明了一系列尖端技术,却只能锁在抽屉里。
      2013年,光谷出台《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允许高校师生休岗休学“下海”创业,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可“七三开”,研发者得70%。
      新政出台,骆清铭团队成功将一项脑科学研究专利以1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企业,标的额和个人分配比例创全国之最。新政实施以来,光谷已有300多项成果入园转化。仅去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91家,为近5年最多。
      创新创业一直是光谷人最为自豪的“基因”。去年8月,一场以创业为主题的“青桐计划”吸引了百万江城大学生的眼光。计划实施至今,已建成大学生创业专区26个,新入驻大学生创业团队近400个,近200个项目获得超过1000万元财政资金资助。
      武汉市委常委、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胡立山表示,在创新路上,光谷不把创新当成目标考核,也不简单等同于科技创新,而是更多地注重培育创新基因,激发创新活力。
中国光谷正跻身世界舞台
      曾经诞生中国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光传输系统、第一个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的中国光谷,还在继续孕育着“第一”。这块518平方公里的“中部试验田”如何能够带动湖北甚至中部“协同发展”?
      打造“大光谷”的设想应运而生。武汉市政府日前规划将东湖高新区、江夏区及洪山区南部“统一起来”,构建2316平方公里的“大光谷”,发展光电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及汽车等产业,容纳282万人创业栖居。
      “大光谷”将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协调,实施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建设“四个一体化”,近期规划建设1059平方公里,力争到2019年区域内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
“未来,中国光谷将肩负‘中国创造’的战略重任,成长为享誉全球的‘世界光谷’,全面跻身于世界舞台。”武汉市市长唐良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