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四看”精准定靶心 滴水穿石拔穷根
“过去扶贫,我们是‘撒胡椒面’,管不了大用,好歹能对付个‘公平’。”威宁自治县迤那镇干部杨光明说,扶贫进入新阶段,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所以思路办法都得变。
迤那求变,“逼”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精准扶贫“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四看”,科学定位真正的贫困,直切扶贫工作的关键——帮,要帮到最需要的人;扶,要扶到最关键的点。
2015年,随着“四看”法在毕节全面推广,脱贫攻坚战从目标不准的“漫灌”扶贫,转入更加有的放矢的“滴灌”阶段。
如果说精准帮扶是“滴灌”的话,干部驻村就是“滴灌”的管道。今年毕节选派13086名驻村干部,组建2599个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做到“一村一支工作队、一户一名脱贫责任人”,从机制上解决“谁去扶贫”的问题。
黝黑的皮肤,淳朴的装扮,驻村干部陈毕松身上,一点也找不出市直机关干部的影子。走村串户,问情况,聊家常,一天有时工作10个小时,吃饭都顾不上。在陈毕松办公室的墙上,贴着一张手绘地图,清楚地标注着赫章县海雀村每一位贫困户的住处和基本信息,“那是刚来时画的,如今闭着眼睛都能找到”。
精准扶贫,考验着每个干部是否“认真”。建档立卡是基本功,协调村里争取项目和资金是必修课,除此之外,广大驻村干部还要在规定时限内帮助帮扶对象摘下“贫困帽”。
这些日子,黔西县洪水镇新桥村贫困户郝守华心情舒畅,“终于能过个好年。”洪水镇引进香菇产业,在驻村干部的联络下,郝守华获得了一个免费大棚种植香菇,专业人员分阶段对他进行指导,每一季香菇都能卖到近2万元。
如何把扶贫之水“浇”在穷根上?
发展!没有产业,扶贫不可持续。
百里杜鹃管理区石牛村人李泽文仅靠每年4个月的杜鹃花期,就赚了不小的一笔。旅馆天天爆满,餐饮红红火火,一家人因为移民搬迁而找到了致富的路子。
毕节市各地靠山吃山,发展山地旅游和高效农业,探索出了一条开发扶贫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新路。
七星关区野角乡天星村贫困户孙先虎往年在温州打工,听说家乡有了“一市五金多套餐”政策,果断买了回乡车票,点了“养牛套餐”。
孙先虎申请了2.4万元贴息贷款,自己掏了2000元,买了2头能繁母牛,“买牛都是自家挑好的,有一头还带了个崽。”老孙有自信,3年里,2头母牛最少下3个小牛,1头牛1.2万元,3头牛3.6万元,还了贷款还有节余。
七星关区根据贫困农户的现状、致富意愿、致富能力等个体差异,让贫困户自选扶贫项目。由政府“配餐”走向百姓“点菜”,推动脱贫对象由被动的扶贫政策的接受者、受益者,转变成为扶贫项目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
能扶的“扶起来”,扶不起来的“保起来”。对无劳力的特殊贫困户,毕节市民政、卫生计生等部门出台了民政救济、危房改造、大病救助、计生户救助等一系列扶贫“兜底”政策。
雷开双,一个赫章县城关镇河边村汉子,5年前因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腰弯到跟桌子一般高”,前几年他没去医院接受治疗,“动手术的事根本不敢想,新农合给报销85%,还得自己掏近3万元”。
病就这么拖着,一直到赫章县实行城乡居民“医疗兜底”制度,雷开双才在医生和家人的鼓励下,成功做了手术,13万余元的医疗费用,自己只掏了4532元。
如今,一张城乡居民医保、大病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三管齐下”的巨大医疗兜底网已在毕节织就,彻底破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
有条件发展产业的地方,逐村逐户找项目;丧失劳动能力的人,通过低保和社会救助保障兜底;对于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和高寒山区的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这种对症下药的精准扶贫方式,被形象地称之为“梳辫子”。
毕节市委书记陈志刚认为,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扶贫工作不再只是扶贫部门的事,财政、卫生、民政、金融、教育等部门劲往一处使,共下一盘棋,毕节“大扶贫”格局正在构建。
“四看”识别瞄靶向,滴水穿石拔穷根。2015年毕节市精准扶贫成效显著:减少贫困人口40万,纳雍县已纳入年度省级“减贫摘帽”目标任务,44个贫困乡镇纳入省级计划“减贫摘帽”和鼓励“减贫摘帽”任务,395个贫困村按计划实现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