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旅游兴市”战略助旅游产业发展升级
第九届毕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现场。(周远钢 摄)
第九届毕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现场。(周远钢 摄)
新华网贵州频道10月2日电(记者周远钢)“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周边来毕节旅游的人群将大幅攀升,毕节的旅游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日前在贵州毕节市纳雍县召开的“第九届毕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毕节市委书记陈志刚表示,毕节将抢抓机遇,大力实施“旅游兴市”战略,着力打造毕节旅游产业发展升级版。
毕节旅游资源禀赋好、发展潜力巨大。花海、溶洞、湖泊、峡谷、村寨等千姿百态;彝族火把节、苗族跳花节等传统节日,撮泰吉、铃铛舞、滚山珠等民族舞蹈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左右,既有利于发展大健康医药养生,又有利于发展避暑休闲旅游。
陈志刚表示,毕节市打造旅游产业发展“升级版”的总体思路是:以“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为主打旅游形象品牌,全景域开发、全景观打造、全产业链条发展,将毕节打造为国际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
据介绍,目前毕节市11个省级重点旅游景区亮点纷呈:织金洞景区荣膺“世界地质公园”称号,完成岩溶博物馆和4D影院建设;百里杜鹃景区继续推进玫瑰园、樱花园、红枫园等园区建设,丰富旅游业态,逐步实现“春季游”向“四季游”产业链的延伸;阿西里西景区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高山索道并正式开游。
2014年,毕节市完成旅游总收入255.57亿元、增长23%。今年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1至8月,完成旅游总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22%,接待游客2650万人次、同比增长21%。
陈志刚表示,毕节地处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周边1000公里范围覆盖了6亿人口。目前毕节飞雄机场开已开通14条国内重要城市航线,明年威宁机场将开工建设。今年内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硬化路目标,“十三五”时期可实现县县通铁路目标,将毕节带入到“高铁时代”,长期困扰毕节发展的交通瓶颈正加速破解。毕节旅游业实现提速赶超的目标不再是一句空话。
据了解,到2018年,毕节将实现接待游客人数48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500亿元以上,重点旅游景区实现智能化,基本实现旅游产品体系和产业格局全方位升级。到2020年,接待游客56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60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