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通报2014年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建设重大专项工作落实情况

15.02.2015  19:40

  近日,贵州省政府就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作具体安排,通报了全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重大专项工作考核情况。

  2014年,贵州省委、省政府继续将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纳入全省重大专项工作实施目标考核。省直43个部门和单位将建设示范区与全省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发展战略、全省“5个100工程”、 全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部署紧密结合,将示范区建设的工作重心和立足点放在民族地区,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向民族地区倾斜,推动示范区建设取得较好的效果。

  从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上看,贵州省民族地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78公里,占全省400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的49.45%,全省民族地区的46个县(市、区)已有41个县(市、区)通高速公路,乡镇通油路和建制村通公路率达100%。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上看,扶贫生态移民10.49万人;三个自治州工业增加值增速包揽了全省前三位,黔东南自治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位居全省第一位,全省有7个自治县进入31个经济强县。从民生保障上看,在全省2014年实现减贫摘帽的1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中,民族地区的县有5个;在全省159个减贫摘帽的贫困乡镇中,民族地区的贫困乡镇有118个。

  受省直目标绩效办委托,省民宗委根据年初制定的目标绩效内容,组织对43个省直部门和单位进行了专项考评,对未完成实施的每项扣分值区间为0.2分—1分,计入目标工作考核总分。

  一年来,全省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谐、扶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族地区民生、推动民族文化发展与繁荣、加强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贯彻执行民族政策和简政放权,实施产业支持、财税支持、金融支持、生态建设等政策支持等10个方面,推动示范区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快,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形成了良好局面。

(监督检查处)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