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开展关于民族地区双语人才专项招聘情况调研
为认真贯彻陈敏尔省长在省政府第二次民族工作联席会上的重要指示,了解各地对《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4年专项招聘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的通知》文件落实情况,8月18日至21日,省民宗委、省教育厅和贵州民族大学抽调相关人员组建三个调研组,分赴全省三个自治州开展相关工作调研。
调研组分别深入黔东南州台江县、雷山县,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黔西南州望谟县、册亨县,听取了有关县人事局、教育局有关落实情况的工作汇报,同时听取了有关县的人大、政府办、民宗局、民研所、镇政府、学校代表、教师代表以及相关州民宗委有关负责人的发言。从各县反映的情况看,落实情况不是很理想,除三都自治县设定定向招聘少数民族“双语人才”岗位1个,招聘熟悉该县少数民族语言考生8人外,其他调研县因种种原因没有落实到位。但从调研的总体情况来看,各县都反映了一个基本情况,即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由于还存在汉语言障碍,教育、司法、服务窗口、行政等部门懂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人才”缺乏。
就双语教育而言,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几个方面:一是双语师资队伍快速缩减。一部分属于代课性质的双语教师因达不到转正条件无法落实待遇而被解聘,一部分双语教师因年龄老化逐年退休;二是双语教师的补充与配备没有机制保障。在“逢进必考”政策中,因无民族语言要求,新进教师由于不懂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无法教授学前和小学1-3年级学生;三是双语师资培训少,质量不高,素质得不到很好提升;四是双语教学设备及双语教师培训经费不足。
基层希望,一是要大力营造民族文化氛围,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开展民族语言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活动,把学习语言作为开展好工作的前提和手段,为民族语言提供可以学习的良好环境;二是加强双语人才建设工作力度,对少数民族双语人才建设要有政策倾斜,完善少数民族预科等政策。对双语人才的培养和就业实行定向招生、定点分配的方式,降低门槛,解决双语人才需求的实际问题;三是加强双语人才培训,提高双语人才业务工作水平,建议把双语人才培训列入“国培计划”,对双语人才实行高层次全员培训;四是加大双语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经费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切实解决经费不足问题;五是在少数民族母语使用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全面铺开双语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地方政府行政职能,推动双语教育工作全面发展,制定一套高效的工作制度,实行奖惩制度;六是加强双语教材建设和资金补助,增加语种教材及相辅教具的研究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