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儒“民族学”贵州省研究生导师工作室学子沙龙“耕耘者”·2017年第一期——“十九大报告中的民族学视点”学术沙龙圆满举行
2017年10月21日,“杨昌儒‘民族学’贵州省研究生导师工作室”在贵州民族大学第一会议室举行学术沙龙。正值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之际,为传承和发扬中国民族学学科的家国情怀,聚焦党和国家的大事件,主动将专业学习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培育学思践悟的能力,以求学以致用的价值,此次沙龙特以“十九大报告中的民族学视点”为主题,开展学术讨论,从民族学学科视角深入学习了十九大报告。学术沙龙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主旨发言,由刘勇副教授主持;第二阶段为自由讨论,由徐勤山博士主持;李昭勇副教授主持第三阶段,导师点评与总结。
学子沙龙现场
贵州民族报林文君同志首先作题为“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民族学学科发展之我见”的主旨发言。他站在民族学的视角,指出民族学学科的发展中要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为指导,坚守民族学特有的田野调查方法,这就是民族学的“本”;民族学学科在发展中坚持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外来优秀文化的融合,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民族学的研究和发展中要重视基础研究,学习并借鉴先贤、大家、名家的思想,结合扎实的田野调查进行全面、科学的比较研究,站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学人要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和胸怀,面向未来!面向未来就是要构筑我们自身的话语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创新学术方式,重视基础研究、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在历史的追问与哲学的思辨中构建中国精神、中国话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林文君发言
李乔扬副教授就林文君的报告作出评议,高度认同和赞成了他的观点。他认为:“我们民族学导师工作室的核心任务有二:一是构建贵州民族学学派,二是提炼贵州民族学的核心价值。”
李乔扬副教授作评议
博士研究生余婷作“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十九大报告理论成果浅析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思考”的主旨发言。余婷首先引领与会成员学习了十九大报告主要理论要点,分享了自己的感想,并通过在云南民族地区工作的深刻体会对十九大报告中的“四个自信”发表了独到见解,激发了大家对田野追问的极大兴趣。同时,她也指出: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七有”,丰富和发展了以前的“六有”。早在两年多年前,孔子在《礼记·礼运》提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今天,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下,我们即将走出“大同”的梦境,活在真正的“大同”世界里。三都水族自治县政府办副主任杨德丽和李昭勇副教授分别作“浅析三都水族自治县教育发展”与“为什么民族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难”的报告。杨德丽用三都县本地方言为大家介绍了近年来三都县的教育发展成绩与困境。李昭勇副教授谈了自身在报京村从事扶贫工作两年以来的心得。他认为:“基层扶贫工作,关键是干部的问题”、“只有干部心里有人民,才能引导人民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在评议后,学术沙龙进入自由讨论阶段,与会人员积极参与讨论,气氛热烈。
民族学爱好者在沙龙现场
自由发言结束后,我校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董强副教授作总评。他表示,本次沙龙学术水平很高,各位发言人准备充分,评议员点评用心。他祝愿沙龙长久地传承下去,让民族学思想深入人心。并邀与会人员一道为恩师杨昌儒长期以来的辛勤耕耘表达由衷的敬意。
董强进行总评
最后,贵州民族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杨昌儒教授进行主题讲座,并对工作室未来的建设与发展作出展望。杨昌儒教授语重心长地说道:“以前我不敢老,因为后学还没长大。而今,这么多青年学者齐聚一堂,我看到了贵州民族学的希望。”、“沙龙是一个同门同道交流的平台,我们应该相互支持,相互搀扶,共同进步”、“沙龙还是一个学术阵地,大家应该认真做好学问。除了读书,还要实践,把抽象的东西还原到实践中去,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杨昌儒教授辛苦耕耘,培养出一个个优秀的青年才俊,将自己的一篇篇文章播种于贵州大地,无论是《在田野中自觉》还是《向民族学致敬》,都能感受到他“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
杨昌儒教授作学术沙龙总结
链接:杨昌儒“民族学”贵州省研究生导师工作室是贵州省首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导师工作室。工作室的成立是贵州民族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省社科院院长吴大华教授对工作室建设的作用总结为五个方面:一是打造民族学的核心团队;二是打造贵州省民族学的对外交流平台;三是打造贵州省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四是打造民族学的教学研究示范试点;五是打造贵州省民族学教师、科研人才培训基地。
文/余欢
图/黄于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