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的民族教育师资队伍——四论加快发展民族教育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是办好民族教育的关键。
从免费师范生计划、“特岗计划”、“国培计划”到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一个个面向民族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农村的项目计划,有效地促进了民族教育从业者素质的提高,稳步地提升着民族教育的质量。一颗颗热爱民族教育的心,以传授知识、指引人生、传承文明、示范道德为宗旨,为民族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带去知识和希望,汇聚起促进教育公平的积极力量。
但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低下,民族教育长期总体投入的不足,都影响着民族地区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以及队伍的稳定。要切实解决民族地区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长期存在的“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就必须建立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用健全的制度来保障民族教育的长远发展。
打造一流的民族教育师资队伍,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健全教师培养制度。要全面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水平和能力素质,形成教师培养补充的长效机制。要推进师范院校专业调整和教学改革,着重培养民族地区急需的双语教师、“双师型”教师和农村中小学理科、音体美等学科教师,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要向民族地区倾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和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要向民族地区倾斜。
打造一流的民族教育师资队伍,要完善教师培训机制,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专业化水平。要制订全员培训规划,落实每五年一周期的培训。国家级、省级、市级培训要向民族地区农村教师和内地民族班教师倾斜,同时要重点加强幼儿园、中小学、职业院校和内地民族班校长、骨干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和业务能力培训。
民族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地广人稀、条件艰苦,要让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安心教书、全心育人,就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改善他们的待遇,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落实好激励政策,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绩效工资分配要向农村教学点、村小学、乡镇学校教师、双语教师和内地民族班教师倾斜,充分落实好边远、农村地区教师职称(职务)评聘、晋升倾斜政策。
没有伟大的教师,就不可能有优秀的学生。“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发人深思。只有更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人投身于民族教育事业,民族教育才有希望,中华复兴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