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博会”国际国内民族民间工艺品展:指尖绽放美丽 文化连接世界
指尖绽放美丽 文化连接世界
——“民博会”国际国内民族民间工艺品展侧记
9月24日,“民博会”国际国内民族民间工艺品展演绎了一场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互动的精彩盛宴。
浙江的龙泉青瓷、龙泉宝剑、湖南的湘绣、美国的传统刺绣、韩国的漆器、俄罗斯的套娃……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具有代表性的工艺品、旅游商品,与来自美国、俄罗斯、乌克兰、伊朗、埃及等31个国家的手工艺精品汇聚一堂,讲述各自的历史与精彩。
走近、再走近一点,贵阳市民张兰的脚步被展览墙上一幅名叫《母爱》的作品吸引着,一点点穿过拥挤的人群,迫不及待地靠近作品细细观赏。
作品中,两只小北极熊依偎着母亲,画面温馨,毛发散发出蓬松、柔软的质感。或许是北极寒风凛冽,北极熊的毛发在风中拂动。
“竟然是刺绣品!这样的针法真神奇。”张兰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想要抚摸一下栩栩如生、几可乱真的北极熊。
“这是湘绣中的鬅毛针法。”湘绣国家级传承人柳建新自豪地解释说。以针代笔,以线晕色,柳建新一边解释一边示范。绣品在柳建新的手指下美丽绽放,参观者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在她身旁,一睹为快。
湘绣赚足了眼球,参观者将为数不多的展品一抢而空。《母爱》作为非卖品,让参观者大开眼界又遗憾不能收为己有。
这边湘绣的啧啧赞叹声还在耳边,那边德国时装秀又响起热闹的掌声。
白色长裙,敞领、束腰,素雅中透着活泼,古典元素处处可寻,却又时尚十足。源于德国古典服装的灵感为服装赋予了令人神往的文化。
德国设计师凯蒂娜认为,古人沉淀在服装上的文化是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第一次来贵州,凯蒂娜站在展销区,眼光不时瞄向会场里身着民族服装的少女。
“这儿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深深吸引了我。”凯蒂娜的眼神里满是好奇。
德国风情遇上多彩贵州民族风,文化在这里无声地传播、交流。
“我不仅要让贵州认识德国,更会把一个美丽的贵州带回我的祖国,或许未来贵州的民族元素还将出现在我的作品中。”凯蒂娜告诉记者,这一趟贵州之行她很有收获。
来自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安妮特,同样十分关心那些身着民族服装的姑娘。
“她们衣服上的刺绣很漂亮,非常棒!”安妮特一边展示她的美国传统刺绣,一边告诉记者,“希望这次能好好与贵州的手工艺人交流刺绣工艺。”
俄罗斯展区,伏特加酒香飘全场,善酿的黔人闻香而至。展区负责人兼翻译陈志辉热情地拿出酒杯邀请参观者品尝。
蔓越莓味的伏特加果子酒倒入杯中,鲜红的颜色散发出浓郁的异国风味。参观者纷纷端起酒杯,轻抿一口,慢慢回味,连连点头。
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徐建新的青瓷吸引了外国同行的关注。
前来参展的一对伊朗夫妇特意来到徐建新的展位参观,仔细观看展柜中的作品。翻译告诉记者,他们慕名前来,想要看看在古“丝绸之路”上人们争相购买的中国瓷器。
美轮美奂的国际国内手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参观者纷至沓来。“民博会”搭台,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正从这儿走向世界,世界民族民间工艺品在这荟萃一堂,奠定民族工艺共同繁荣的基石。
陈平(国际民间艺术组织LOV全球副主席、中国区主席): 保护传承文明 惠及子孙后代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中国与世界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从此之后,在这条超过7000公里的漫长道路上,中国与世界相连,用文化、手工艺技艺与科技文明,把不同的民族串联起来。
丝绸之路告诉人们,国土有界,文化无疆。文化可以突破国土的界限,跨越由于宗教,语言,生活习俗不同而所造成的隔阂,让人们变得理解,宽容,尊重,友好。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是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间委员会的正式专业咨询机构,成立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全球民间艺术的保护与发展,通过文化交流作为媒介,让人们跨越各种困难,维护世界和平。
人类用思想和双手创造了辉煌的物质世界。贵州是中国民间手工艺以及民族文化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如何让贵州的民间艺术走向世界,让所有的手工艺人获得良好的经济收入,让更多的年轻人主动学习传承?如何建立良性的循环机制,通过促动市场创新机制,激活传统手工艺的生命?如何为它们注入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时尚元素?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
贵州需要坚守底线,坚持自己的特色,把民族文化的资源变成经济发展的资本,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并以世界的眼光为标准,打造属于世界也属于贵州的文化精品,在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道路上,创造繁荣与富足。
在博览会上,来自世界的手工艺品是东西方文化交汇与融合的象征,是跨越民族与国界的最好的艺术交流形式。就像当年的丝绸之路那样,中国再度开启了“一带一路”的航程,在这条路上,文化是先行者,也是行走的经济。只有秉承根脉,强大基因,才能走得更远更坚定。
让大家一起保护、传承祖先的文明,惠及子孙后代。
周晓光(浙江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书写民族民间工艺和文化品产业发展新篇
此次来到贵州,感受到贵州日新月异发展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让我由衷敬佩。
浙江处于长江黄金水道和南北海运大通道的交汇处,在“一带一路”战略上具有独特区位优势。贵州在战略布局中,北可入长江经济带上游,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可入珠江-西江经济带,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区域位置十分重要。两省之间具有广阔合作空间。
民族文化多彩的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文化产品种类繁多,涵盖蜡染、苗绣、银饰等总计12个大类,产品细分达千余种以上。义乌饰品业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很有影响力的,而新光集团具备饰品产业的人才、物流、资金流、电商销售平台等优势。贵州、浙江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贵州发展民族民间工艺和文化品产业,既能保住绿水青山,又能为老百姓带来金山银山,是真正的环保产业、生态产业、致富产业。
在贵州和浙江的共同努力下,贵州民族民间工艺产品入驻义乌小商品城及“义乌购”网络平台,新光集团在贵州的健康产业、新能源汽车等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中。
相信在两省领导及相关部门、社会团体的努力下,贵州发展民族民间工艺和文化品产业将书写新篇章。
茱丽娅·戈麦斯(美国刺绣艺术家): 展示艺术才能 展现真实自我
我来自美国新墨西哥州圣塔菲市,很荣幸能借博览会将美国的艺术品带到中国并在美丽的城市贵阳展出。
保护传统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目标和愿望,此次博览会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平台。我很高兴与中国艺术家、老百姓分享自己国家独特的文化与传统,感谢为我们提供空间与时间来观察、学习并欣赏来自全世界的文化与传统。
工艺品不仅能展示艺术才能,也展现最真实的自我。
“民博会”项目签约仪式—— 民间工艺品联姻产业经济
9月24日,中国(贵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项目签约仪式在开幕式上举行。10个具有引领性、示范性和带动性的项目进行现场签约,签约总额110亿元。其中,民族民间工艺品类项目4个,签约金额4.7亿元;民族文化创意类项目6个,签约金额105.3亿元。
在前期洽谈中,初步达成投资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意向的项目高达64个,合同约定投资金额260亿元。
每一个合作项目,都饱含着客商对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发展前景的充分肯定。
“盘县丰富的奇石文化资源给了我们投资的底气。”刚与盘县人民政府签下投资3.6亿元建设盘县滑石乡奇石园项目,贵州北盘江奇石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忠礼信心满满。
北盘江蜿蜒而去,江水千百年的塑造,石头幻化出千姿百态,孕育出盘县历史悠久的奇石文化。
“这里面有巨大的商机。”张忠礼告诉记者,“盘县滑石乡奇石园项目占地约250亩,预计投资5亿元,首期投资5000万元,现已投资约4000万元。计划通过三年时间,打造一个园林奇石生态观光园。”
张忠礼透露,他还有一个更长远的想法:“以此为根基,打造一个集奇石交易、旅游观光、根雕艺术以及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区,开拓旅游市场。”
盘县政府部门同样很看好这一项目。
“这一产业从民间奇石文化中获得发展资源,将民间奇石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还可以解决百姓就业,带动村民致富。”盘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深挖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资源,将艺术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并带来一个产业,这是盘县滑石乡奇石文化项目的发展模式,也是所有签约项目的发展愿景。
“彝族文化堪称资源富矿,深挖古彝文化大有可为。”大方县古彝文化产业创意园项目负责人王艺说。
“独具特色的松桃苗族工艺品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松桃苗族工艺品生产项目负责人龙慧荣告诉记者,他投资的松桃苗族工艺品项目不仅能保护苗族传承了千年的工艺品技艺,还能带动百姓增收。
……
乘着这一次签约的东风,我省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产业迈出新的步伐。随着这批项目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个扎根于民族民间工艺文化之上的产业未来可期。
国际工艺品比赛—— 携手竞技 异彩纷呈
33岁的程浩坤目不转睛地盯着橱窗里的大方漆器,用放大镜仔细端详,这位来自浙江的艺术品爱好者连声称赞:“漂亮,真漂亮”。
几个月前,程浩坤从新闻里得知中国(贵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9月在贵州贵安新区举行的消息后,就一直关注着相关信息,两天前,他专程从宁波赶了过来。“这一趟来值了,安顺蜡染、雷山银饰、从江苗绣、大方漆器……一件件构思精致、做工精湛的参赛作品琳琅满目,彰显着多彩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的蓬勃生命力。”他感叹道。
贵安新区北斗湾开元酒店国际会议中心大厅内,与往年不同,现场没有如火如荼的比赛场景,百米见长的橱窗陈列着60件国际国内参赛工艺品,由7位国际国内专家评委进行多轮评审决出奖项。
9月24日,记者走进比赛展区,现场感受每一件造型精美的工艺品带来的“视觉盛宴”。
据了解,此次参赛作品是经过国际国内上万件作品精挑细选的,其中我省参赛作品经过了9个市州、贵安新区分赛区近半年的选拔。每一位参赛者鼓足了劲,拿出了最优秀的作品,让评委和观众称赞不已。
绣毯,在工匠们飞针走线般摆弄下显得美轮美奂;银饰,每一个小细节都能显露出作者用心的高超技艺;竹艺,褪去了原料的毛糙,显得精致美观;石雕,经过匠人们舞刀弄锤,把不起眼的石头雕琢成各具特色的艺术品……不仅如此,埃及泥塑人像、印度马土布艺人偶、荷兰手工锡器茶具套装、俄罗斯陶土器皿也让人们感到异域文化的多姿多彩。
现场,贵州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岳振细心地来回品鉴每一件艺术品的独特魅力。“本次比赛涌现出众多地域文化浓郁且不乏创新的产品,是一场极为成功的盛大赛事。艺人们的作品涵盖了国际国内、本土手工艺品的不同门类和品种,展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精髓。”
小巧精致的手工姜饼形态各异,有小熊、瓢虫、圣诞靴、刺猬、汽车等十余个品种。这是参赛作品中唯一的食品,作者弗伦斯先生是匈牙利选手,他告诉记者,第一次来到美丽的贵州,没想到在匈牙利作为圣诞节礼物的姜饼受到中国老百姓的热爱,开心极了。希望博览会越办越好,明年还来。
中国(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专家组组长申敏介绍,本次工艺品大赛增加了国际国内比赛,为我省产品产业化发展走出贵州打下良好基础。目前,我省已和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省市以及俄罗斯等国达成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