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委主任吴军在全省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省民委主任吴军在全省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
吴军
(2013年9月24日)
贵阳市作为多民族聚居的省会城市,少数民族人口仅占全市总人口的16.68%,之所以把全省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现场会放在贵阳召开,一是学习贵阳市在重视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同样重视农村的发展,二是学习贵阳市在重视农村发展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少数民族村寨的保护,三是学习贵阳市在保护民族村寨的过程中依托民族特色,走差异化发展农村经济之路。通过参观,大家得到了三个收获:一是贵阳市村寨的民族特色十分浓郁,民族饮食、民族特色、民族服饰、民族符号、民族文化、民族工艺等在贵阳市的三个村都有十分突出的体现;二是村寨的特色经济已经形成品牌,乡村旅游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支撑;三是民族村寨的少数民族群众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觉。在下一步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抓好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工作。民族村寨是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载体,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家园,民族经济是少数民族群众的生存基础,搞好民族村寨建设,就是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感情,就是关心少数民族群众的群众利益,是落实“四个认同”(国家认同、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的具体体现。要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把特色民族村寨建设作为做好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使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落在实处。
二是要突出差异化特点,抓好特色民族村寨建设工作。文化多元才有魅力,经济异质才有效益,这是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得到的基本认识。民族地区要把旅游文化品牌作为科学发展的支撑,就必须在特色民族村寨建设上走出一条与非民族地区不同的路子。必须把不同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利用作为特色民族村寨建设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切忌“千房一面”“千寨一面”。
三是要结合我省实际,抓好特色民族村寨建设工作。第一,根据中期微调的方案,完善特色民族村寨建设规划。第二,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行动计划中,要找准与特色民族村寨建设的结合点。第三,突出抓好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在特色民族村寨建设过程中,已形成自身风格的建筑和设施,不要任意拆建。第四,要把产业发展作为特色民族村寨建设的根本支撑,宜游则宜、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工则工,使特色民族村寨群众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第五,处理好重点抓与兼顾抓的关系。到十二五期末,每个县至少要抓出1个以上特色鲜明的民族特色村寨。
四是要根据民族经费使用思路的调整,抓好特色民族村寨建设工作。经省民委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决定从明年起,列入省民委资金安排的特色村寨,每个村寨的资金规模不低于50万元,需要持续安排的持续安排下去。其中基础设施约占40%的比例、产业发展不低于40%的比例、民族文化设施约占20%的比例。非特色村寨的资金只安排在500个民族贫困乡镇中的贫困村,单个项目不低于10万元。各市州要根据省民委工作思路的调整,做好民族特色村寨项目资金的安排工作和资金运作机制建设工作,确保小钱变大钱,死钱变活钱,提高民族发展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是要依靠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各个部门的支持,抓好特色民族村寨建设工作。特色村寨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光靠某一个部门的资金都无法获得综合的效果。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需要整合投入,需要持续投入。各个地方要围绕中心工作的要求,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依靠做好村寨规划,争取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依靠为群众谋利益,争取项目村寨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只要我们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发挥好沟通协调作用,发挥好宣传动员作用,我们省的特色民族村寨建设一定会为多彩贵州、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