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研究团体联合会年会暨“十三五”时期民族地区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召开
日前,由中国民族研究团体联合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和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协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承办的中国民族研究团体联合会2016年会暨“十三五”时期民族地区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在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就“十三五”时期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进行了研讨交流。
国家民委巡视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黄忠彩,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吴大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民族研究团体联合会会长王延中,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院长石云辉,黔南州政协副主席杨俊,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副院长吴一文等参加论坛会。受省民宗委副主任徐飞委托,省民宗委经济建设处处长潘选向与会专家介绍了贵州民族工作情况。
会议认为,“十三五”时期,民族问题仍然是需要妥善处理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对民族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民族研究成果丰富,民族研究机构不断增加,民族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但从整体上看,民族问题的研究还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还远远不能适应“十三五”时期整个国家发展对民族研究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民族研究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一方面,要在重大的理论研究上有新的突破,另一方面,要在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上要有新的建树,此外,要积极拓展与国际学界的交流合作,加强与国际学者的对话,解决自身的短板问题。
会议指出,创新发展是当前我国“十三五”时期民族地区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它需要人才、科技和相应的体制来保障,这些方面,民族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在创新的内在动力机制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培育和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对于民族地区来说,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保护好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这就要求民族地区将投入更多的技术和资金用于环境保护,从而导致在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少,如何解决好民族地区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是民族学界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广大专家学者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发展理念,在适应新常态的背景下,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为民族地区的发展献计献策。
论坛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民族文化传承”“民族地区人文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再思考”“十三五民族地区创新驱动发展”“贵州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探讨”等内容进行了研讨交流。
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国民族研究团体联合会理事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