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民族第一村"的11道民族风味组成家的味道
包粽子丁一刚摄
吃年夜饭丁一刚摄
中新网绍兴2月16日电(见习记者 王晓婕 通讯员 孙艺秋)青菜芋角汤、豆瓣酱玉米饼、咸菜年糕。16日,“江南民族第一村”——浙江新昌外婆坑村,格外热闹。来自11个少数民族的村民一起做了一顿融合新昌和少数民族风味的年夜饭。
一大早,苗族姑娘杨和艳早早起了床,杀鸡、宰猪、打年糕、包粽子……杨和艳忙得不亦乐乎,但是她的脸上是满足的笑容,“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可真大。”杨和艳感叹道。
外婆坑村距离新昌县城45公里,全村158户501人,因为有11个民族生活在这里,是远近有名的民族村。
可时光倒退回八十年代,这里是一个80户人家的贫困村,人均收入只有96元。
外婆坑村在那时有几句口头语很有名。“新昌有个外婆坑,有囡不嫁这条坑,三餐吃的六谷羹,干活行路是牛耕,缺钱缺粮缺姑娘。”
19岁的杨和艳,并没听过这句顺口溜,1992年,她从2000多公里外的云南山脚下嫁了过来,带着一套亲手缝制了一个多月的少数民族嫁衣。
刚到村口,杨和艳便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想要去山顶的村庄,必须走一条20厘米宽,60米长的“打石路”,一面倚着峭壁,一边临着溪坑。
杨和艳和丈夫手提肩挑着行李,翻了近5小时来到了山顶最高处的外婆坑村。
到了村李,杨和艳饿地不行,可是她吃不惯村里人特别爱吃的玉米饼。
“这里和云南比起来太不一样了,每天一抬头,满眼是山似乎都看不到天,”而云南山脚下的老家,是一望无际的原野。
刚嫁来的杨和艳生活得并不开心,还有些自闭。她的普通话说得不溜,新昌话更是听不懂一句,有时,村民来和她说说话,听不明白的她,只能以微笑和摇头表示。
每天,杨和艳做得最多的便是独自在家养猪、亦或是上山采茶叶的时候,吼两声,唱唱苗族的山歌。
那时的杨和艳,并不是没想过要离开这个“坑”。
可是,热情的村民们,时不时送来自家做的咸菜,或是看到杨和艳路过就向她招招手,塞给她几把自家种的青菜。
“她的娘家太远,又没有亲戚在身边,我们要代替她的家人照顾好她。”住在杨和艳隔壁的外婆坑村党支书记林金仁一脸憨厚表示。
正是因为这些村民的质朴,留住了杨和艳漂泊的心。
1年后,杨和艳在村民帮助下,学会了外婆坑村的方言,渐渐融入了外婆坑村的生活。
而那时的外婆坑村已经修好了致富的道路——小康桥,村民们种茶,日子渐渐富裕起来。
随后,又有30个少数民族姑娘嫁了过来,杨和艳会和村民一同教她们方言,没事带着他们和村民一起包粽子、编些竹篮。
下雨天,她们会在院子里生火,那时的画面别提多好看,一帮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她们围着火炉,看到村民经过,便邀请他们一同来烤火,聊家常。聊到起劲处,她们还拉起村民的手开始跳舞。
2008年,外婆坑村的舞蹈队成立了。
“我也不会跳舞,就是大家一起图图热闹,一起开心一下,”村民林芝云穿着杨和艳从老家带来的一套民族服装,跳起舞来。
随后,外婆坑村还建了民俗博物馆,里面的物品都是少数民族姑娘们从家乡带来的、或是村民们去外采购回来的,让这些远嫁的姑娘们,可以在民俗博物馆里感受老家的温暖。
23年过去了,杨和艳的青春和外婆坑村绑在了一起。
几年前,她回云南老家,才呆了一个星期,便已经想外婆坑村想得不行。
“这里才是家。”现在的杨和艳很满足,儿子在东阳学厨艺马上就要归来,自己和丈夫守着村子好好过日子,空了和村民一起上山采茶叶。
远处的村口,立着一块大牌坊,这是进入外婆坑村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上面写着“民族团结共绘宏图,艰苦创业名扬江南”,横批是“江南民族第一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