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4000张“民生连心卡”换来的点赞

17.09.2015  14:07

    最近,白云区都新社区的民生项目监督组联络员刘佩英特别忙。自从网格员挨家入户发放了4000余份“民生连心卡”后,她每周都要接到几个反映情况的电话。从民生资金的发放咨询,到社区项目建设问题的反馈,再到停水停电等问题的反映,“民生连心热线”正逐渐成为群众反映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都新社区开展民生项目监督工作初期,由于人员配备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因素,导致工作推进较缓。今年以来,都新社区加大民生监督工作推进力度,向辖区4000多户家庭发放印有民生监督热线的“民生连心卡”。此外,还在辖区3个居委会各选出3名民生监督员,进行民生监督,获得群众点赞。

    “这不,民生连心卡刚发放完毕,我就接到了一个反映违规领取高龄补贴情况的匿名电话。”刘佩英说,接到线索后,监督组立即进行了任务分工,展开调查。

    原来,有一位老人户口在都新社区,早在几年前就搬到贵阳市区与儿子共同居住。2013年11月去世后,由于子女不清楚办事程序一直未到社区进行注销。另外,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在老人过世后的18个月,高龄补贴一直按月打款,共计1000余元。

    查实情况后,民生项目监督组把这笔多发放的钱送回了区民政局,该项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和部门领导干部也受到了诫勉谈话的行政问责。

    “通过民生连心卡、民生监督员,我们得到了不少线索,听到了更多群众的心声。”都新社区纪委书记樊明琴说,现在都新社区只要关系到群众利益的事都纳入了民生监督的范畴。

    年近六旬的康习伦是今年7月社区选出的第一批民生监督员,他曾在辖区居委会担任党支部书记,由于要照顾年迈父亲辞掉了居委会工作,但因为热心、正直,他又以民生监督员的身份回到社区工作。

    辖区一孤儿的孤儿保障和低保申请,38栋排水管老化导致污水溢出,阳光敬老院安置座椅的问题……担任民生监督员几个月以来,康习伦积极履行职责,做好每一项项目监督和项目验收工作。

    都新社区的做法只是白云区扎实开展民生监督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白云区围绕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建立分片负责、教育培训及内控机制,通过抓好民生资金规范使用、项目备案公开、资金使用自查自纠、抓实纪检检查系统监督检查、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等,确保民生监督工作有序开展。

    今年以来,白云区率先在全市规范完善乡(镇)、社区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设置,设专职人员38人,配齐村(居)民生监督员108人,已立案调查民生领域案件40件,结案12件,给予党政纪处分9件18人,移送司法机关2件2人。(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