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天有可测风云”——气象大数据告诉你风云如何测得准
天上有风云气象卫星,地上有雷达探测系统……各种气象探测工具瞄准变幻莫测的风云,天基、地基、空基一体采集气象数据,不断提高数据精细化和时效性为天气预报服务。海量的气象数据如何服务于生产生活?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记者走近贵州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探访气象大数据应用研究试点成果。
作为中国气象局确立的全国6个大数据研究试点省之一,贵州自2016年起开展气象大数据创新应用研究,探索构建防灾减灾救灾决策支持平台,打通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启用“数算一体”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让难以预测和应对的气象灾害逐渐变得可测、可控。
图为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的指挥中枢。(贵州省气象局供图)
精准防雹,保护“中国天眼”
贵州是我国冰雹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在黔南州平塘县,“中国天眼”的安全运行离不开气象部门的精准预测和提前作业。
2021年4月2日22时,平塘县数个冰雹防御炮连续发射216发人雨弹和2枚火箭弹,3个多小时后,平塘县克度、塘边等地下起中到大雨,原本可能形成的冰雹得到有效化解。
“这次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具体时间、方向和位置在4月1日就已经预测到,随即通知各个冰雹防御炮站提前开展作业。”平塘县气象局工作人员田桂洪说,2016年至今,气象部门有效拦截60余次可能影响“中国天眼”安全运行的强对流天气。
拼版照片为当地气象部门连夜操作冰雹防御炮实施防雹。(贵州省平塘县气象局供图)
提前4天预测暴雨,为转移安置群众赢得时间
2020年6月11日至14日,持续的强降雨造成贵州桐梓县9个乡镇28000多人受灾,桐梓县3个监测站日降水量超过100毫米。而早在4天前,该县气象局就向相关部门和群众发布了强降水预报和风险提示,为应对该轮强降水、转移安置群众赢得了时间。
“如果不是精准预报,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桐梓县副县长李小静介绍,精准预报结合闻讯而动的“三个叫应”制度,让桐梓县及时转移安置2836名群众,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桐梓县为试点,贵州省气象大数据应用开放实验室打造县级防灾减灾救灾决策支持平台,接入应急、水文、公安等18个部门的23种行业数据和互联网数据,逐步完善了暴雨洪涝、森林火险、凝冻灾害、地质灾害、农业灾害、船舶风灾等实时在线多维度监测。
为气象大数据提供数据采集支撑的雷达等探测系统。(贵州省气象局供图)
无人自动气象监测站为山地旅游护航
在贵州,气象大数据还被应用于旅游业。地处贵州省铜仁市的梵净山是武陵山脉主峰,201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但2000多米的海拔高差和丰富的立体气候让不少游客望而却步。有游客说:“山下热、山顶冷,没带厚衣服上来受不了。”
为解决这一问题,铜仁市气象局在梵净山按250米高度间隔安装了12套无人自动气象监测站,对不同高度气压、气温、湿度、降水、风向风速以及关键景点负氧离子、紫外线强度等要素进行连续动态监测,让游客可以在登山之前做好充分准备。
精准预报是气象人永远的目标
据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副主任曹晓钟介绍,天气预报的准确度与数据量、计算模型等息息相关。天气预报是核心,气象探测是基础,从探测到汇总再到预报,这一过程高度依赖数据。目前,针对温度、气压、湿度、风速等要素,气象探测从小时级采集提高到分钟级采集,数据分类也越来越细。
“尽管天气预报无法达到百分之百准确,但精准预报永远是天气预报努力的目标。”贵州省气象台副台长杨静说,基于大量观测数据的分析、天气机理的认识、数值预报模式海量数据的分析应用,结合大数据信息技术手段、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气象部门正创新发展天气预报技术,不断提高天气预报精准度。
图为基于大数据的降雨积水预报系统。(贵州省气象局供图)
那么针对局地突发极端天气的预报,我们应该如何认识预报的难度呢?
曹晓钟认为,中小尺度一直是天气预报的难点。有的时候突发极端天气是在几百米的小尺度内,但气象部门也会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比如针对“中国天眼”的防雹,目前就采取了局地加密预报、加强防范等措施。(记者齐健、蒋成)
[责任编辑: 栾小琳 刘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