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委组织部强化管理模范带领奔小康

21.04.2015  18:04

当好“组织者” 做实“参与者

——水城县委组织部强化管理模范带领奔小康

    新华网贵州频道4月21日电  组织部门既是驻村工作的“组织者”又是“参与者”,自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以来,水城县委组织部紧扣同步小康这个中心大局,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带头遵守驻村工作纪律,主动作为,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确保省、市、县、乡四级驻村干部下得去、蹲得住、干得了、见实效,为驻村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整体推进 统筹监督管理

    水城县委组织部把省、市、县、乡四级驻村干部统筹为一个整体,避免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一是县委统筹管理。做到既不高看一眼,又不排斥在外,同时,建立交叉检查联动督查机制,加大驻村干部到岗到位督查通报力度,2015年共开展驻村督查50余次,发布通报3期。对6家派出单位主要领导进行打招呼谈话。二是适时交流经验。为全面推进驻村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适时召开推进会、促进会,定期听取驻村工作队工作汇报,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存在问题,定期确定中心工作任务,实现了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与县委中心工作同心同步,做到了有的放矢,促进了驻村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三是带头做好表率。自开展驻村工作以来,水城县委组织部每轮的驻村干部都精挑细选,派出素质强、作风硬、业务精的同志参加驻村工作,按时兑现驻村生活补贴,以身作则,坚持派驻干部与原岗位完全脱钩,确保全身心投入基层工作,派驻干部自带行李、自带炊具,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与群众打成一片。

    精选干部 转变扶贫导向

    为达到精准扶贫“真扶贫、扶真贫”的目的,2015年,水城县委组织部按照党群部门帮弱村、经济部门帮穷村、政法部门帮乱村、农口部门帮产业村、涉企部门帮特色村的思路,统筹选派县直各单位驻村干部,调整县直各部门帮扶点,实现全县182个贫困村村村有县级以上单位选派驻村干部,每个乡镇有2名以上市级单位选派驻村干部,将省直单位选派的19名、县直单位选派的220名驻村干部全部调整到一类贫困村帮扶,真正达到“一村一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一户一脱贫致富责任人”,实现定点定人定时定责帮扶的新格局。现如今,通过前两年的驻村帮扶,水城县委组织部原驻村帮扶点玉舍镇甘塘村已基本实现脱贫,在2014年驻村帮扶点调整中,又选择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落后的蟠龙镇李家寨村(一类贫困村)作为新的帮扶点,积极支持派驻干部帮助帮扶村搞农业发展规划、协调项目资金、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等,一年来,共协调资金1500余万元,涉及项目15个,帮助帮扶村群众解决困难问题100余个。

    注重实效 加快村级发展

    自开展驻村工作以来,水城县委组织部每年精选1-2名同志到村工作,做到一人驻村、全单位帮扶,充分发挥组织部门自身优势,帮助驻村发展生产,加快帮扶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将驻村前线打造成干部成长的摇篮。结合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需要,将驻村前线作为党群联系的桥梁纽带和干部成长的摇篮,在驻村工作中成绩显著,得到帮扶村群众普遍好评的4名驻村干部得到提拔使用。2015年,注重选派35周岁以下的副科级干部开展驻村,真正把驻村前线建成为培养干部的主阵地。二是将基础设施建设成村级发展的基础。积极支持派驻驻村干部,整合部门资源,上争下筹,为甘塘村争取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00万元,硬化甘塘村两条进组公路16公里;完成村办公楼吊顶620平方米,新建村文化墙400多平方米。扩建李家寨村进村、进组公路4公里,实施连户道路硬化2.4公里;扩修村活动室120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帮扶村的基础设施,夯实了基层发展的物质基础。三是将农业产业发展成村民致富的路子。因地制宜,将“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着重发展帮扶村农业产业。在甘塘村,驻村干部积极与安居医院沟通,引进红豆杉种植项目500亩;引进三足鼎公司养殖绿壳蛋鸡4000羽;争取扶贫项目种植辣椒2000亩,核桃1500亩,实施养殖业项目3个;在李家寨村,与六枝特区宜枝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洽谈,为李家寨村引进蘑芋种植200亩。(黄金龙 安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