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长征——革命老区人民的“新长征”
新华社贵阳6月18日电(记者李惊亚、潘德鑫、吕秋平)在47岁的罗建华看来,80多年前,长征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革命先烈坚定的信念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他成功创业的秘诀所在。
罗建华在中国西南贵州省遵义市出生长大。1935年初,著名的遵义会议在这里召开,是红军长征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革命先辈纵横十余省,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粉碎了敌军的围追堵截,实现了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坚强的意志使红军取得最终的胜利,同时也激励我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罗建华说。
罗建华办过洗煤厂、养猪场,目前经营一家有机水稻种植公司。
罗建华曾因为太劳累而住院。“手握不紧、张不开,医生说是神经受了损伤。”他说,“和老前辈比起来,这种苦不算什么,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有这样的毅力,也是长征精神滋养我的。”
罗建华骑马,丁啟梅开车,夫妇俩重走长征路(2017年10月26日摄)。(受访者供图)
2017年,罗建华和妻子决定重走长征路,体验红军当年的艰辛。罗建华买了一匹马,夫妻俩一个骑马、一个开车,花了一年零九天时间,走过11个省份、81个县。
过松潘草地时,罗建华连人带马陷进了沼泽,幸好马腿长,拼命挣扎很久才爬出了沼泽。“我当时心情很沉重,想到当年很多革命先烈忍饥挨饿,顶着风雪冰雹,艰难行走在草地上,一不小心倒下就再也没能爬起来。”罗建华说。
2020年11月,贵州最后9个贫困县摘帽,这标志着中国所有贫困县“清零”。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包括遵义等革命老区在内的全国已经消除绝对贫困,红军的宝贵精神财富,依然激励当地民众朝着乡村振兴的目标奋进。
随着红色旅游的发展,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村民王治强告别了在外地打工的日子回到家乡,开起农家乐。“今年以来,每天客人都很多,最忙时一下午要招待30桌客人。”王治强说。
几十年前,王治强家墙壁漏风、屋顶漏雨。为填饱肚子,他曾在山上挖蕨根吃。现在,他的新房楼上楼下有十多个房间。农家乐为他带来每年近20万元的利润。
罗建华、丁啟梅与陪伴他们重走长征路的马儿“长征”。新华社记者李惊亚摄
在旅游带动下,花茂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全村半数家庭买了小轿车。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特色农产品等产业成为当地民众增收的重要来源。
在遵义德庄食品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机械手装箱、码垛机器人引人注目,自动流水线上,各种辣椒制品正一箱箱投放进库房。
该公司于2020年8月正式投产,今年预计实现产值2亿元。“我们有信心在遵义构建起农、产、销相互联通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公司总经理岳钦松说。
“十三五”期间,遵义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3%和9.7%。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罗建华主动报名参加志愿服务,为学校隔离人员送饭、送水果。他的儿子罗海洋也随父亲一起加入志愿者队伍。
罗海洋就读于贵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他常把长征和父母重走长征路的故事讲给同学听。罗海洋说,他毕业后想参军磨炼身心,报效祖国。
“我们应该发扬长征精神,遇到困难不退缩。”他说。(参与记者:吴思)
[责任编辑: 邓娴 栾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