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区“三项机制”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新华网贵州频道8月23日电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汇川区紧扣作风建设,坚持抓常、抓细、抓长原则,逐步建立完善作风建设的学习教育、联系服务群众、监督制约三项机制,推动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突出党性锤炼,构建学习教育机制。围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创建要求,构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机制,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提升遵规守纪的自觉性。一是建立集中学习制度。充分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支部“三会一课”等方式,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及《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损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例剖析》、《心系群众于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贵州省群众工作典型案例选编》等群众路线读本,坚定政治立场,增强党性修养,奠定坚实作风建设思想政治基础。二是建立主题教育制度。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怎么走、干部作风怎么改、‘五好’干部怎么当”、“学理论、学业务、学先进,比学习、比服务、比业绩”、“转作风、强素质,提效能、促发展”等主题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对照党性标准、先进先辈等,反思自己在思想、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剖清问题根源,奠定整改基础。三是建立宣传引导制度。充分利用《汇川手机报》、区各纪工委QQ工作群、手机短信等方式,向全区党员干部编发党风廉政建设文件精神、廉政寄语、先进典型、反面典型等内容,让党员干部明白“雷区”不能夸、“红线”不可越,切实端正思想、规范行为。活动启动以来,该区各级开展集中学习3200余次,观看教育片830余次,开展专题讨论190多次,发送作风建设有关内容470余条。
突出群众工作,构建联系服务机制。围绕新时期群众工作特点,建立健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让党员干部在接地气中凝聚民心。一是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蹲点调研制度。建立四家班子领导联系点制度,分别选择1-2个村(居)、1个重点项目、1个重点企业作为联系点,每年到联系的村(居)蹲点调研至少于2天,每月到重点企业至少2次,每周到重点项目至少1次,躬身基层了解实情,认真倾听群众的怨声苦声,千方百计帮助基层群众排忧解难。二是建立党员干部“四进网格”制度。采取区级领导联系镇(街)、区直机关单位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区直机关单位科级干部挂帮社区单元网格的办法,开展以“了解民情进网格、解决问题进网格、改进作风进网格、服务发展进网格”为主要内容的“四进网格”活动,帮助村(社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梳理处理信访积案,落实解决燃眉之急和长远发展的帮扶措施,切实推动村(社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三是建立领导干部信访接待处理制度。依托区、镇(街)、村(社区)群众工作中心(站、室),建立四家班子领导、镇街党政班子领导、村(社区)“两委”干部定点轮班接访制度;结合“四进网格”、检查指导等下基层活动,建立领导干部接访、走访、回访“三访”制度,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建立党政领导干部重大信访事项协调督办制度,对涉及面较大、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处理的信访案件,明确领导班子成员牵头负责,及时处理,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结果。活动启动以来,区委常委驻村蹲点22天,各级党员干部进网格走访群众30922人次,化解信访案件37件,解决急难问题251个,落实民生项目136个,办实事744件。
突出执纪问责,构建监督制约机制。围绕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建立作风建设监督制约机制,强化执纪问责力度,确保作风建设取得成效。一是健全效能提升制度。印发了《关于改进文风会风的通知》,对会议规模、会议时间、讲话和发文要求等作了具体规定;在窗口服务部门和办事服务大厅,建立了首问责任、限时办结、同岗替代、一次告知、电子监察、电子评价等十余项制度,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建立了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每月定期通过区政府网站和公示栏公开党务政务财务等情况。二是健全“三公”经费管控制度。建立了《汇川区“三公经费”预算约束、申报使用、监督管控制度》,修订了《汇川区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规定》,出台了《关于实施“三重一大”事项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汇川区建立审计结果运用工作联合协作机制的试行办法》、《汇川区节假日期间公务用车封停和申报使用制度》等制度,从严管控“三公”消费。三是建立督查问责机制。由区纪委监察局、区“两办”督查室、区效能办牵头,加大干部作风督查和明察暗访力度,深入查找各级机关和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四风”突出问题,对违反作风建设有关规定的,特别是对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情节恶劣、影响极坏的典型案件,从严从快查处,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今年上半年,该区消费“三公”经费1595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6.5%;开展明察暗访和专项督查12次,查处和通报违反“四风”典型案例6件;区政务中心测评仪显示群众满意度达99.75%。(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