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县大兴水利惠民生

13.01.2015  21:02

        初冬,行走在江口大地上,运土石,砌沟渠……到处都呈现出一派水利建设的热烈景象。

近年来,江口县通过水利项目资金,捆合扶贫、烟草、财政一事一议项目资金10.7亿元,新建大小水利工程746处,人均保证灌溉面积从0.29亩达到0.47亩。建成人畜饮水工程265处,解决17.4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目前,投资4亿的重点水库鱼良溪已完成大坝封顶,项目完成后,可解决4.3万亩农田灌溉和确保全县人民安全用水。     

今年,在全省“五小”水利工程检查验收评比中,该县以优质高效的工程质量和发挥的效益而荣获全省第二轮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殊荣。

山村旧貌变新颜

时下,走进海拨1000米的该县凯德办事处黑岩村,只见农民工正在葡萄园里松土、施肥、维修果园渠道,10余家农户依托水丰草茂的优势养起了牛、羊、和鸡鸭。

过去,黑岩村村民出门就爬坡,吃水靠天落,生活盼救济,有谁知,昔日黑岩村竟发生如此变化。76岁的老农罗大毛说:“我们这地方的村民不求饭饱,只盼水饱”。一到天旱季节,就只能靠到山下挑水,几年来,一直靠公安消防官兵送水,为使村民脱贫致富,县水务局领导和技术员走遍该村山山水水。决心在该村窄门巷高山上建山塘,以解决该村1000多人和3000多亩地的饮水和灌溉难。当把计划报到市水务局时,水务专家来此考察,论证此地建水库不适宜,无法积水。为了让村民有水用,县水务局决心在渣水山顶建一座9.6万方山塘,为使工程质量达标,县水务局技术人员与民工一道吃住在工地,村民们也积极参加建塘工程,仅用三个月时期就完成了任务,节约资金20余万。

该工程成为全市在喀斯特地区建山塘的一个典例,水通路通电通,使这个贫困村经济快速提升,外来客商黄新,杨再来等也携资数百万元,在这里建起2000多亩高山野生葡萄园,村民们依托水丰草茂优势建起养殖场,不少打工青年也纷纷回村为客商打工。

如今的黑岩村,公路修到农家门口,泉水流到农家小户,数千亩果园缀绿山山岭岭,满山牛羊追逐,沟壑鸡鸭欢唱,一幢幢木楼和小洋房在绿树红花中时隐时现,据村委会主任罗鹏介绍:“如今全村90%的农户住上了新房,水、电、路通到家家户户,数千亩荒山建成了果园,人均收入从原来的1080元上升到5600元。这得益于窄门巷山塘的建成,使这里成了旱、涝保收、林茂草丰水富的果牧之乡”。

穷山变成金银山

怒溪镇骆象村位于1100米的象鼻山上,也是一个省级贫困村,这里山高水竭,千亩大坝多年来因缺水而大部荒芜,上万亩荒山因无水而树木凋零,莿藤丛生,上个世纪在山上修了一座小型水库,由于设备简陋,干支渠沙石漏水,而无法产生效益。

去年,县水务局通过项目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对核桃湾水库进行病险库治理。使核桃湾水库库容从昔日10余万方提升到27万方,12公里长的主支干渠全部用先进的U型渠建造,村民们不仅解决了饮水难,而且解决了千亩良田灌溉。还将水引到象鼻山头,引进客商建起了7家茶产业专业合作社,几年来种植绿茶、白茶1万亩,人均达到了3亩茶,该村生产的梵净翠芽连续三次获全国金奖,村民们不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种茶育果,灌庄稼,还建起了百亩高山返季节蔬菜大棚,千亩核桃园和梨园。

如今,全村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大关,成为全省生态茶产业示范园。村支书吴兰锋说:“昔日骆象村、人穷地不兴,吃水望天落,用钱靠民政,今日骆象村,水丰茶畜兴,吃穿不用愁,坐上小洋楼,这都是水利扶贫带来的好处”。

水库变成聚宝盆

民和镇境内的黄柏山,是有名的贫困村。由于缺水,粮食年年减产,天旱还得靠政府送水,连山上的草木也因缺水而矮小枯黄。为解决这一难题,该县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兴建了地落水库。容量仅120余万方,加上干支沟渠长,不能解决人畜饮水和稻田灌溉。近年来,县水务局投资五百万元对地落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使地落水库容量达到430万立方,成了黄柏高原的一颗绿色明珠。

为了解决人畜饮水和万亩稻田灌溉,县水务局对68.7公里渠道全部实行U型渠改建,同时组织村民严格管水用水,对水源林,荒山全面绿化和保护,使民和数千亩荒山披上了绿装。如今的地落湖,多年不见的鸳鸯、黄鸯、相思鸟成群结对在此繁衍栖息,成为一大景观。数千亩荒山栽上绿茶、红茶和中药材、果园,使地落山更绿、水更秀,如今河南客商已全面对地落湖进行规划,将它建成旅游胜地,水上乐园,浙江客商在地落湖群山上种茶植果,围绕旅游业抓开发。

此外,该镇在地落湖和艾坪一带建起冷水鱼养殖场,大闸蟹、龙虾养殖基地,还在平大河建起了三级电站,使地落湖周围的村民依托旅游、种、养和加工走上了富裕路。据镇党委书记饶嘉陵介绍,民和镇已从无水乡变成了富水镇,该镇将充分利用水资源打造生态旅游业,建成万亩烤烟,万亩药材,万亩绿茶基地,使老百姓的生活更加美好。

该县依托水利扶贫工程使千山变绿、百川转秀、粮食增产,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为构建社会和谐、建设美丽乡村奠定了基础。

                                                                        江口县水务局                刘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