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淡江大学教授做客武汉大学 分享建筑与环境融合的奥秘

03.07.2014  09:26

人民网武汉7月3日电 (曹梦雅)6月30日,首届淡江大学、武汉大学建筑设计课程公开评图交流会圆满落幕。在这次为期一周的交流会中,两岸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拿出自己精心设计的图纸互相学习,8位来自两校的教师更是在交流会讲坛中奉献了丰富多样的学术大餐。

在持续了近6小时的论坛中,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特聘专家,设计系学科发展首席顾问,原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陈望衡以建筑与环境为题,将建筑审美与环境关联等跨学科课题用哲学与美学的视角带来了全面、深入的解读。陈望衡教授的严谨缜密的学术态度和踏实认真的个人魅力更是吸引了其他学院慕名而来的学生来到现场。与这个课题相呼应,台湾淡江大学的杨登贵教授也以“社会环境变迁下的建筑”为题,通过多个在台湾的实际建筑案例,为我们在理论的学习之后提供了实例的感知。

随后是淡江大学两位年轻的执业建筑师林嘉慧、林彦颖联手带来了“建筑”与“直觉”的辩证课题研究——“建筑的直觉;直觉的建筑。”二位建筑师都拥有较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这些体会融合成生动、幽默的语言令现场笑声不断。

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的根,是全体华人建筑师在设计中永远念念不忘的灵感本源。武汉大学的王炎松教授便以“金溪古村落大观”为题,集中展示了40个村落的形态、细节、特色与魅力,让人意犹未尽。讲座结束后更是有多名淡江大学的教师上前与之交流,两岸对于乡土建筑的情感共鸣可见一斑。

进入绿色建筑内容方面,武汉大学的张霞老师和淡江大学的王文安老师分别以“设计结合自然——建筑环境模拟与分析”和“绿色建筑教学与实践”为题,将绿色建筑、信息化模型等近年新兴的建筑设计领域内容向在场师生详尽的进行介绍。而最后武汉大学张点老师的“建造水世界”——中国华中三校与法国Bellastock建筑协会的绿色建筑实体搭建介绍,更是为绿色建筑的实验性探究提供了案例解读。

此次淡江大学、武汉大学建筑设计课程评图交流会,既为两校的学术交流翻开了新的篇章,又为两岸建筑学教育体系的交流深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