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政治考题出错

09.07.2014  16:09

               

7月3日,为期三天的台湾地区大学指定科目考试(以下简称指考,类似于大陆高考)落幕。

12年前,台湾废除统一的联考制,拓宽中学升大学渠道,实行所谓多元入学方案。但在2021年之前,类似大陆高考的指考笔试仍是最重要的晋升方式。

目前台湾中学升大学的指考共计考九门,分别是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分数学甲和数学乙)、国文、英文、历史、地理及公民与社会。国文对应大陆高考的语文,今年考卷中,一道占了18分的阅读理解题,仅仅是要求学生用250字到300字,归纳出一篇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两个观点的具体内容。从大陆考生的角度看,这篇提炼作者观点的考题,可谓简单至极。整体而言,台湾的国文考试,难度远无法和大陆的高考相比。

但在台湾的文科考卷中,更有价值的应是历史和政治(公民与社会)科目所体现的差异,因为对待历史和现实社会的态度,最能反映出一个体制的价值标准。

一则文告呼吁:“现在帝国主义与国民党联合起来,向我们进攻,我们唯一的出路不止是继续罢工、罢课,并且还要扩大。我们得组织力量,武装自己,把帝国主义的海陆空军驱逐出中国,才有生路”。这则文告最可能是:

A、1910年代,辛亥革命时期武昌清军的呼吁。

B、1930年代,国民政府剿共时期中共的说法。

C、1950年代,中共建国以后共党的建国蓝图。

D、1960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的传单。

正确答案是B。这是今年台湾指考历史卷的一道考题。从题目构成看,命题组并没有对这个主张做意识形态价值判断,也没有要求考生这样做,考核的是对历史事实的判断,这道选题也代表了台湾指考历史选题的一个方向。

再举一个例子:

一场“革命”的前夕,全国每年可以出版45000种书。革命发生的第二年,只出版了3000种书。市场上的各类出版品的总数,一下子减少了近95%。这场革命是:

A、1776年美国独立革命。B、1789年法国大革命。C、1911年辛亥革命。D、1966年文化大革命。

答案是D。

在今年台湾指考的历史卷中,台湾史所占比例不高,仅有8题。也有涉大陆或共产体制的部分,比例更低。有关共产部分的题目,既有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内容,也有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夜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表现,还包括苏联经济成长走势。如下题:

“政府的经济政策往往影响到国家经济的走势。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国共产政权的经济政策迭生变化:1918年起,列宁实施激进的共产主义,到1921年改行‘新经济政策’。1928年后,史达林则推动一系列的‘五年计划’。从上述政策的结果评估,1917年到1928年,苏联的经济成长走势示意图最可能是:

正确答案是D。大家可能会说,这两个选题涉及到文革出版自由下降和苏联激进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经济成长下滑,有命题者潜在想要表达的理念。

这样的说法未尝没有道理。但如果说背后有理念的支撑,那也是更为现在国际主流社会所认可的所谓“普世价值”。这一点,在接下来有关公民与社会科的考卷中,会体现得更为明显。

之所以在这里以共产史为例,是因为它与大陆读者有贴近性。就台湾而言,在国民党“以党领政”时期,关于大陆的宣传无疑充满敌意,到了民主化时代,民进党对此岸也缺乏善意。命题者不可能完全不受影响,带有台湾视角实属难免——就如同大陆的历史考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唯物史观的痕迹。

对台湾考生而言,他们更关注的是台湾史,而这常常和日本殖民联系在一起。但如果按照上面的逻辑,有关日本殖民的考题,是否要和岛内普遍存在的亲日氛围相吻合?事实不然,如下题: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总督府为确保糖厂取得稳定而便宜的原料,特别制定某项政策。唯蔗农认为这项政策妨碍市场竞争机制,造成他们的利益受损,因而群起反对,这项政策是:

A、扩大甘蔗的种植面积。B、制定原料采集区域。C、以现金收购原料甘蔗。D、引进外国优良蔗苗。

答案是B。如果一定要说试题背后潜藏的价值取向,它事实上和苏联1920年代经济走势考题一样,是在批评干预市场机制的(日本殖民)政府行为。也就是无论对苏联、日本或中国大陆,命题组潜在坚持的价值逻辑是一致的。

两岸历史教科书的风格迥异,必然导致历史考卷的差异。但如果命题组有意避免,也可让考卷回归相对纯粹的历史事实的考核。如2014年北京高考历史卷,试题中还包括已被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否定的人民公社体制题目:“‘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A、人民公社化运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

但在江苏省历史考卷中,我们却可以看到这样的题目: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这道题如果让我选,答案会是B。因为1953年基层政权已经逐级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了,但官方教材的标准说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确立起来的。所以 B选项错。原来一定要在全国代表代表大会召开后,才可说人民代表大会大会制建立。此前地方上的都不算。

正确答案被确定为A。这意味着该题并非一道对历史事实考察的题目,人民民主原则是否得到落实,有很多考察指标,远非李代表的一番话就能成为充分条件。事实上,当时所谓的人民民主原则是否得到落实,大有讨论余地。而且即便按照它的自身逻辑,如果人大制度没有建立,人民民主原则又怎么能说得到落实?从正常思维角度,这是一道错题,选B而被判错的考生,建议你们发起集体诉讼。

命题组只不过是以填鸭的方式,让考生遵循一套攸关社会主义的价值准则而已。我们很难想象,在台湾历史考卷中,会有这样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