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完善大气污染防控 无人机上阵巡查焚烧秸秆

28.10.2014  11:32

黑龙江日报10月28日讯 “高度300米,风速68公里/小时……”近日,一架载着高清摄像机的无人机在松北区万宝镇绥满高速附近起航,对当地秸秆焚烧情况进行巡查。为配合秸秆禁烧专项行动,哈尔滨市环保局今年第一次把无人机应用到了秸秆禁烧巡查中。至此,哈市在已建立的“卫星遥感、人工巡查、空气质量监测站”三位一体巡查基础上,再次增加了一种有力的手段,形成四位一体的大气污染巡查防控体系。

在现场,记者目睹了无人机巡查的全过程。记者注意到,无人机的身材很小巧,机身上设有自动驾驶仪,可以按照事先规划好的任务去执行航拍巡查。此次巡查秸秆禁烧,并不仅仅靠天上飞的无人机独立完成,还有临时与之配套的地面监测点——一个电脑监控台,地面上工作人员则可通过电脑控制其飞行高度、路线、拍摄角度等。

在经过简单的调试后,无人机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起飞。通过监控器记者看到,无人机实时传输回来的画面已经清晰的显示出来。“我们通过无人机传输的画面可以准确地看到,监测区域是否进行过秸秆焚烧,辨别出哪里有烟雾和火点。一旦发现火点,电脑可以发出指令,让无人机的摄像头进行拍照。照片上附带经纬度信息可以实现定位,从而明确焚烧点的具体位置,使相关‘证据’一一呈现。”哈尔滨市环保局宣教信息中心负责人田頔告诉记者,无人机的作业高度一般在300米左右,可拍摄1公里左右的画面。在接下来的秸秆禁烧巡查中,哈市准备将无人机作为一种补充手段,迈出从人防到机防的关键一步。在当天近一个小时的飞行排查中,并没有发现火点。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秸秆焚烧是导致雾霾的重要诱因。从今年起,哈尔滨市全城禁止野外焚烧秸秆,并通过全市12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密切监测分析区域大气污染状态。利用无人机飞行巡视重点区域火点,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同时,哈市采取全天候、全覆盖执法监管,对重点区域实行不间断巡查、重点监控,发现隐患及时劝阻。对劝阻不理、制止不听、恶意焚烧的,将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采取罚款、拘留等措施严肃处理。图为工作人员对无人机进行起飞前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