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遵两地打造东西部扶贫协作升级版
从单向帮扶到双向合作
——沪遵两地打造东西部扶贫协作升级版
道真自治县桃源乡山高坡陡,山上没有稳定的水源多年来,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全靠肩挑背驮。
2013年,在上海市杨浦区重点对口帮扶下,桃源乡人饮工程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恢复和新增农田灌溉面积600多亩,1000余人和1600余头牲畜喝上了安全卫生的健康水。
2013年,对务川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同样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学校建设项目被纳入上海奉贤区对口帮扶计划。
四年来,历经前后两批上海援黔干部持续帮扶,奉贤区投入1300万元援建学生公寓、实训楼和实训车间三个项目,一个崭新的务川中等职业学校拔地而起,数千名学生的住宿、实训和实践难题得到有效化解。
自2013年中央明确由上海对口帮扶遵义以来,上海市以“中央要求、遵义所需、上海所能”为根本原则,精准聚焦,加大资金支持、产业合作、人才支援、社会帮扶等,努力在帮扶中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项目帮扶,聚焦脱贫。2013年以来,上海市累计投入资金3.23亿元,实施对口帮扶项目211个,包括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及社会事业等方面,有效助推习水、正安、务川、道真等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完成“减贫摘帽”,直接受益群众达7.75万户、23万余人。
人才支援,扶贫扶智。上海援黔干部把西部当故乡、把遵义当家乡,扎根基层、苦干实干,成为遵义推动扶贫开发、社会事业发展、产业合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山海牵手,情深义重。上海市8家重点医院与遵义相关医院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开展学术讲座、培育学科建设、展开便民义诊等活动;遵义市50多所学校与上海市有关学校签订对口帮扶协议;上海市社会各界累计捐款捐物达1.07亿元。
扶贫协作,提升“造血”功能是长久之计。进入第二轮对口帮扶,沪遵两地商定,深化帮扶,推动对口帮扶工作从单向帮扶到双向合作共赢转变,携手打造东西部扶贫协作升级版。
作为沪遵产业合作的重要项目——去年6月动工的遵义漕河泾科创绿洲产业园,由上海临港集团旗下漕河泾开发区发展总公司与遵义汇川区合作建设。一年来,借力上海临港集团的牵线搭桥,产业园已经对接洽谈了30多家企业。
今年4月,世界500强企业联合利华与漕河泾遵义科创绿洲园区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将立顿茶叶系列生产基地落户园区,预计将实现3年5亿元产值、5年10亿元产值。
推开一扇窗,打开一个精彩的世界。
以上海漕河泾开发区遵义分区和遵义·上海产业园为载体,沪遵两地开展了一系列产业合作和项目推进会,先后签署园区共建、商务流通、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一批战略合作协议,在遵义设立贵州省第一家上海外高桥进口商品直销中心(DIG),上海市经信委、市商务委组织了200多批次企业代表团到遵义考察,开展遵义——上海重点行业协会产业合作推介会、“上海中小企业遵义行”等活动。
在“遵义所需、上海所能”的基础上,辩证认识“上海所需、遵义所能”,沪遵两地深化合作、拓展空间,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遵义农产品在上海火了——
今年4月举办的“黔货出山——遵义绿色农产品上海行”展示展销会,76家遵义企业把351种特色农特产品带到上海,吸引上海市民3万多人参展,现场销售收入397万元,与上海多家企业达成意向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达1.68亿元。
遵义旅游在上海火了——
上海电视台拍摄的《遵义行》专题片,以温情的故事、柔美的画面展现了醉美遵义的风采。沪遵双方还积极搭建各类旅游交流平台,针对上海游客推出一系列旅游优惠政策,吸引越来越多的上海游客到遵义旅游。
……
打造东西部扶贫协作升级版,两地产业合作不断深化,双方优势互补、扬长避短,走出了互利互惠的经济合作发展新态势。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沪遵两地产业合作项目58个,签约资金达335亿元,累计到位资金222亿元。
下一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交流内涵。充分发挥漕河泾遵义分区品牌效应,深入推进园区共建工作。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经验做法,在规划编制、人才管理、运营模式和贸易通关等方面为遵义综保区申建工作提供帮助。扎实推动《关于推进商务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一系列合作协议,加强双方在旅游、文化、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的合作力度,努力实现共赢发展。 (记者 李勋)
[责任编辑: 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