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五举措打造教育强县
新华网贵州频道8月28日电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拥有60多万人口,是国家级新阶段扶贫开发县,人口多、经济基础薄弱制约了该县教育的发展。针对这一劣势,近年来,该县把提升教育水平、实现教育强县作为发展的目标,将发展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目标催生动力。该县县委、县政府树立“抓教育就是抓经济、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强县”的理念,立足沿河实际,放眼未来发展,大力加强教育管理,全力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办学效益,积极谋划教育发展的新思路,以教育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把创建教育强县作为重大的经济工程和民心工程抓紧抓好,以“五举措”努力开创沿河教育发展新局面,打造教育强县。
重抓基础教育,完善办学条件。近年来,沿河县在发展该县教育上,始终把抓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截至目前,已建成教师公租房6608套,安装班班通1145台,几乎每所学校都修建了安全围墙。每个乡镇修建一所幼儿园,乡村也建了幼儿园学习活动场所。投资2.5亿元修建沿河民族中学新校区,今年八月,完成了沿河民族中学和沿河第四中学的整体搬迁。目前,沿河第五中学校区教学楼和办公楼建设正在继续实施。
注重教育培训,夯实教师队伍。沿河县以“教到老,学到老”为理念,加大继续教育力度,对教师教育教学业务能力的培养。主要以“校本”为主,即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教师集中交流学习。每年暑寒假,以县为单位,请省、市专家和骨干教师,将沿河第四中学设为培训基地,分批培训学习。2012年—2014年还与重庆江津教育局达成合作交流学习协议,向其他地区取经,坚持“走出去”“带回来”方略。从今年开始,初步预计用三年时间与中国教育报刊社合作学习。在继续教育上,该县每年投入经费500多万元。
重视内涵管理,推动教育发展。该县结合教育实际,建立健全教学规章制度,制定并细化《教师管理办法》《教师考核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教师进行管理,严格教师调动条件:以工作实绩为依据,即同级同类学科统考成绩在本乡镇前三名,且教材教法过关考试为合格,特岗教师服务满三年后,第四、第五年达到该条件的方可调动。为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该县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抓质量,出台相关措施,在原则范围内用经费激励教师,已初现成效。截至今年七月,中考上了三个台阶,高分人数跃居铜仁市第三。2015年高考,沿河民族中学上一本线111人,该校“启明班”一本上线率98%。
拓展学生素质,传承土家文化。该县在注重学生学科学习的同时,还开设“4+2”特色教学课堂,即人文、体育、艺术、科技四项素质,每个学生有两项特长,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一年举办一次全县范围内的土家摆手舞大赛和书画比赛,对获奖的参赛学生进行奖励。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号召“写规范字,做规范人”,该县还在校园内开展读书(诵读国学经典)、写字活动,筛选一些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学校为示范学校,以带动全县特色教育同步发展。
加快均衡发展,优化教育资源。该县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围绕紧紧“两基”,力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普十五”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目前全县建成幼儿园308所,预计今年9月,实现山村幼儿园全县覆盖。该县部分乡镇已建成第二完小、幼儿园,使城乡教育更加合理化。加强教育调整改革,在农村打造亮点学校,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上学条件,改善其学习环境,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谭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