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法治热点的优秀通俗读物——评通俗理论读物《法治热点面对面》
捧着刚刚出版带着墨香、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法治热点面对面》,作为法律职业人,我爱不释手,欲罢不能,用了整整一天时间,一气读完,感到如饮甘泉,通透解渴,畅快淋漓,明目醒脑。本书既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优秀学习辅导材料,又是一本不可多得,集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可读性于一身的权威理论读物;既是干部群众、青年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生动教材,又是一本很有收藏价值的必备案头书。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了顶层设计、战略部署,是指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如何使全会精神深入人心,凝聚全党全社会的力量投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亟须一本权威与通俗兼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读物,而《法治热点面对面》的问世正当其时。
读物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鲜明特点:
一是把握主线,统筹协调。作为通俗理论读物,最为核心的是把握正确导向,在多元中立主导,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大众化,引领思想,指导实践。全会《决定》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在法治建设方面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读物紧扣《决定》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围绕广大读者在学习领会全会《决定》关注的热点问题,聚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方向、总目标、基本原则、工作格局、战略重点、重要举措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涉及法治建设的根本性、方向性问题,突出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主线和核心,统筹兼顾,梳理出十个方面的重大问题,展开解读和阐释,涵盖决定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有着内在严密逻辑联系的法治热点问题理论辅导体系。
二是权威导读,精准辅导。参加读物编写和修改的都是法学理论功底扎实、熟悉我国国情和法治实践的法治部门工作者和知名专家学者,不少参与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文件的起草,对《决定》精神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在学深悟透、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所有问题的解读都忠实于全会《决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融会贯通,抽丝剥茧,条分缕析,立论正确,说理严谨,旁征博引,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信服力,使读物具有权威性和精准性。例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既是贯穿《决定》全篇的一条红线,又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统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读物对其内涵从奠定了法治建设大厦的三大基石,构筑了五大支柱,设计了施工方案,描绘了效果图等四个方面进行解读,既鲜明准确又生动形象,使广大读者对此有了深刻透彻的认知。
三是拨开迷雾,正本清源。法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但是世界范围内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法治模式。法治领域有一些似是而非、具有迷惑性的说法。例如,有人提出“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读物分析了产生这种认识的根源,又雄辩证明这其实是一个别有用心的伪命题。又如,我们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有人提出了所谓“宪政”问题。读物对此理直气壮地从理论、实践上廓清了两者的根本区别,澄清了模糊认识,使广大读者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加清醒、更加坚定、更加自信。
四是深入浅出,生动朴实。法治方面的问题专业性强,理论著作容易艰深、枯燥。读物撩开法治著作莫测高深的神秘面纱,一以贯之地承袭“理论热点面对面”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风格,围绕着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从标题的提炼、内容体系的安排,到语言的运用都独具匠心,摒弃居高临下的说教,拉近书本与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用群众熟悉、喜闻乐见的方式,联系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和改革进程,把复杂、深奥的法治问题大众化,讲述“法治中国梦”,娓娓道来,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不同背景、不同职业的读者都能够从中获得教益,真可谓雅俗共赏,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五是图文并茂,丰富多彩。读物除了精彩的文字论述外,还有丰富的插图、问与答小贴士、形象直观的表格、微评、重要链接、权威声音等多种栏目,形式活泼,相得益彰,浑然一体,立体地阐释了主题,信息量大,背景知识丰富,满足了读者延伸阅读的需求。
(作者为中央纪委驻最高人民检察院纪检组副组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监察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