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扶贫办、省直工委2014年上半年开展精准扶贫作风(行风)测评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赵克志提出的“提升效能、改进服务、廉洁勤政、奋发实干”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工作重要部署,省直工委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2014年省级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省目标管理并开展测评工作。其旨在推进省级机关责任单位以过硬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保障今年我省精准扶贫任务的全面完成。测评工作主要分“函评”和“座谈走访”两个部分。
一、在全省50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对18个省级精准扶贫责任单位开展“函评”。
2014年5月底,省扶贫办、省直工委向全省50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党政主要领导、分管扶贫工作的政府副县长、扶贫办(局)主任(局长)共计200人,以邮寄“测评函”形式, 诚邀其对省委组织部、省改委、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住建厅、省农委、省林业厅、省民政厅、省人保厅、省公家厅、省教育厅、省卫生计生委、省农信社、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省统计局、贵州省调查总队、省扶贫办等18个省级机关精准扶贫责任单位在“任务落实、主动服务、协调配合、扶贫效果、廉洁自律”精准扶贫方面进行函评,函测表由省直工委发出。其间,共寄出测评表200份,截止6月15日,反馈测评表119份,反馈率59.5%,从总体测评结果来看,18个省级精准扶贫工作得到了全省50个扶贫工作重点县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按照五项测评内容综合评价,满意率排名前三名的分别为省委组织部100.0 %排名第一,省扶贫办99.2%排名第二,省财政厅96.6 %排名第三。 此后,省扶贫办收到省直工委“函评”回执11个县提出的24条建议。办领导高度重视,针对“意见”作了具体解答;对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可具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进行了专项分解,相关处室和责任人“对号入座”,督查组定期检查落实。
二、省领导联系的13个经济发展困难县有关乡(镇),对18个省级精准扶贫责任单位的作风(行风),“座谈走访”、现场测评。
2014年7月底,省扶贫办与省直工委组成4个工作组,分赴全省13个经济发展困难县,对18个省级精准扶贫责任单位工作中的作风(行风),进行专题座谈走访和现场测评。省直工委书记王文阳、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叶韬、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建(正厅长级)、袁振华,分别带队赴望谟县油迈乡平卜村、正安县芙蓉江镇俭坪村、雷山县大塘乡排里村、丹寨县兴仁镇排佐村等13个县15个乡(镇),走访了大量的贫困农户,详细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及发展想法,征求需要政府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期间,召集了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分管扶贫工作的副乡(镇)长、扶贫工作站站长、重点扶贫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座谈,听取他们对省扶贫办等18个单位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帮扶表现和建议,现场填写了测评表(省直部门回避)。通过走访、座谈和测评,各相关县、乡(镇)对我省18个省级单位今年以来,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任务落实、协调配合、主动服务、扶贫效果和廉洁自律”五个方面满意度较高。按照五项测评内容综合评价满意率排名第一的为省扶贫办98.8%,排名第二、三名的分别为省民政厅95.9%、省财政厅92.8%。参加座谈测评的各县、乡(镇)还就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对此,省扶贫办已将相关事项增列到下年度整改的目标考核内容之中,并要求抓好分解落实。
加强省级机关作风(行风)建设,实行绩效考评,是我省年度任务、工作绩效、科学管理、效能服务在目标管理体系中的体现,是建立各方分工协作机制,扎实推进深化扶贫开发改革的“倍增器”。我们要以这“两次测评”为契机,站在全省扶贫开发的战略层面和实现同步小康的高度,继续深化扶贫开发的“六大改革”,实施好“六个到村到户”,聚焦聚神聚力地推进贫困县、乡的“减贫摘帽”和“贫困人口的快速减少”,用产业化扶贫提升现代农业,用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村,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大扶贫格局,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