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城乡全面融合“进行曲”

02.11.2015  14:17

2011年,浙江制定出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用不足四千字,制定了城乡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内容,为浙江统筹城乡勾勒出了一幅蓝图。

五年时间过去了,蓝图美景实现得如何?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发布的数据给出了答案:前三季度浙江城镇居民收入达到33464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004元,连续三十余年居各省区前列,同时倍差逐年下降,从2011年的2.4下降到如今的不足2.0……

十二五”,浙江大地已奏响了一首以绿水青山为主旋律,城乡全面融合的进行曲。

在临安上钱村,各家屋内屋外都“开膛破肚”,埋下了三格式化粪池;桐庐环西村“清水治污”工程开始后,先后建立生活污水池9个,污水全部纳入管道,流入净化池,层层滤净;开化县启动“治水造景”,马金溪边修建了游步道,铺上了鹅卵石,种上了高大的绿植……

曾经发展滞后的丽水,现在生态环境质量全省第一,且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4年全省第一,实现了生态富民,青山秀水已经成为浙江发展生态经济的最大资本。

从曾经的“脏乱差”,到今天的“青山秀水”。说起今天浙江的农村,人们都用“三赛”来形容。何谓“三赛”?住房赛城市,环境赛城市,生活赛城市。

教育关系着未来的发展,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是当下刻不容缓的任务之一。2013年,浙江省启动公办初中和小学教师校长交流制度,规定在同一学校校长任职满10年、教师任教满12年都须交流,骨干教师在县域范围内每年交流比例不低于15%。同时,建立农村特岗教师津贴制度,调整中小学校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新增的高级岗位预留用于评聘交流教师,引导教师实现自主交流,促进长效工作机制形成。

嘉善县范泾小学六年级学生冯银萍欣喜的那句“妈妈再也不用帮我转学了!”正是为这项政策满满的点赞。

不用出村便可以交电费、办证件,年满60周岁的老人能领上一份养老金……在老百姓心里,一直期盼享受和城里人一样公共服务待遇,如今在浙江农村,正在成为现实。这是淳安县文昌村农民何金根老人“做梦都没有想过”的事。

这些惠民政策得以制定和落实,除了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之外,一支庞大的专家和调研团队每日行走在浙江大地,为政策的谋划、制定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多支团队意见的汇总和碰撞让政策更加实用,更加科学。

十二五”,浙江统筹城乡曲已起,“十三五”,浙江城乡融合声更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