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勇挑重担的残联理事长

22.11.2016  17:01

      “残专车”、“黑的”、“三轮”,您应该对这些字眼并不陌生,曾经的岁月,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或许您还乘坐过。这些没有营运资格,不具安全性的车辆肆虐街头,给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造成了极大的隐患。到2013年,小小的织金县城已经聚集了500多辆这样的“黑的”。占用道路资源、交通事故频发,为还老百姓一个安全的交通环境,织金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取缔这些非法营运车辆,而事情的进展却没有决策者想象的那么顺畅,因为这些车辆的所有者大多都是残疾人。上访、上访!这些残疾人为了使非法营运合法化,结队上访,市、省、北京都有这些上访者的身影。
      如果不是“残专”风波,徐坤厚的人生不会与残联有交集,2013年7月,时任信访局副局长的他领命赴县残联挑一把手的担子,组织或许是考虑到徐坤厚有着丰富的信访经验,期望他去破解“残专”难题。当徐坤厚到县残联报到时才发现组织给的担子有多重,不大的县残联被上访者围得水泄不通,他们吃住在残联办公室,大徐在吵闹声中走上了新岗位。
      一拨又一拨,徐坤厚每天的工作就是听取上访者的诉求,不论白天和晚上,不论办公室还是家里,大热的天,他连换洗衣服的时间都没有,一个月下来,徐坤厚几乎到了要崩溃的地步,甚至产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走,出去透透气,到上访者家里看看,随着走访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贫困残疾人困难呈现在他的面前,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积淀多少真情,走得越多,徐坤厚对残疾人的感情就越深,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解决好这些贫困残疾人的实际困难,用热心、诚心、细心、耐心、真心、不偏心去化解眼前的矛盾。
      取缔“黑的”后,很多残疾人没有了生活来源,县残联采取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式来安置这些残疾人朋友,但是哪个单位愿意接纳残疾人就业呢?找朋友帮忙,托人情,徐坤厚说,朋友就是拿来麻烦的,晓以真情,朋友们也很乐意接受残疾人到自己的企业上班,很快,一百多名贫困残疾人进入各大企业,没有劳动能力的,安排家属就业,同时,县财政拿出近500万资金帮助有创业愿望的残疾人创业,有开酒店的、有搞修理的、有养兔的、有开早餐店的,短短三个月,没有大动作,没有强硬手段,疙瘩解开了,再没有一个残疾人上访,清瘦的徐坤厚也变得更加“清秀”了。
      沿着蜿蜒的山路,穿过树林,我与徐坤厚和县残联副理事长陈昌碧一同来到了城郊的杨鹏獭兔养殖合作社,这里距县城不过三十分钟的车程,下肢残疾的杨鹏站在兔舍旁,满脸的笑容,他曾经是当年的上访者,2014年,在县残联的帮助下,杨鹏和另外两名残疾人一起创业,在完成土地流转和厂房建设后,资金出现缺口,这时县残联再次主动上门,帮老杨买来了种兔和饲料,联系饲草种植,寒冬中,老杨的合作社得以顺利运转。兔舍里,个大膘肥的獭兔成了抢手货,我问老杨今年的收入情况,他乐呵呵地说,差不多50万,两年的时间,杨鹏的合作社基本还清了贷款,还安置了不少贫困村民和残疾人就业,在兔舍旁,合作社正在建猪舍,老杨和他的残疾人朋友准备明年开始再养些土猪,山上种些果树,果树林中开个农家乐。待到山花再开时,猪儿壮、兔儿笑、瓜果满山香,这就是老杨的美好中国梦。

徐坤厚在杨鹏的獭兔养殖合作社

      山水汽车检测有限公司是织金比较大的企业,在取缔黑车时,公司老总高康给与了徐坤厚最大的支持,一次性安置了33名残疾人就业,如今,这些残疾朋友在公司里成了业务骨干,尾气检测、灯光检测、微机录入等岗位上都可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马天明在公司做保安,工作就是坐在凳子上指挥等待检测的车辆,在这里,他每月有两千多的收入,昔日的“黑的”已经变成了上下班的代步车。33人中没有人选择离开,都很珍惜这份工作,高总说,由于这些残疾人的文化普遍偏低,公司刚刚给他们进行了资格师培训,正考虑建立工资增长机制,选拔优秀的到驾校担任教员,目的就是希望这些残疾人的生活稳定。

徐坤厚与马天明的合影

      夜色中,我来到位于县城闹市区的皇庭一号酒店,有八十个客房的酒店每天的入住率达到90%,何恩荣坐在大堂里悠然地喝着茶,经过两年多的经营,这里已经没有太多需要他操心的事了,曾经的上访者,说到徐坤厚,他从心眼里佩服这位理事长,在黑车被取缔后,正是徐坤厚的鼓励,才让他鼓足勇气创业,积蓄加贷款,一个有模有样的酒店耸立在闹市区,酒店里的保洁、保安都是残疾人,连残疾人羽毛球亚洲冠军孙守群的妈妈也被何总请到酒店上班。何恩荣说,残疾人生活不易,我的生活改善了,就想为其他残疾人做些什么,能帮的帮一下,大家生活都好了,这个社会也就和谐了,朴实的语言,善良的心地。如果我们多为残疾人考虑一些,残疾人更懂得回报社会,徐坤厚如是说。
      “打通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这是徐坤厚借鉴公路建设的一句话,织金地处黔西北,很多残疾人家在偏远山村,缺少关心、关爱,如何将温暖送到这些残疾人心里?为残疾人建一个家,在省、市残联和县政府的支持下,在社会企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县残联和全县32个乡镇(街道)残联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在毕节市率先实现所有乡镇残联都有独立的办公场所。上任一年,全县32个乡镇(街道)残联专职委员(专干),574个村(居)残协专职委员到位,并全部落实待遇,有了坚强的基础建设,从上到下连成一体,“隧道”打通了,工作开展也就不须绕山绕水了。
      进村办公•上门服务成了徐坤厚去年以来工作的重心,初冬的早晨,徐坤厚和陈昌碧要前往珠藏镇龙河村给村民送残疾证,我随他们一同前往,这里是织金边远的山村,道路崎岖泥泞,一路颠簸,徒步爬上位于山顶的冯敏家,瘫痪在床的冯敏在丈夫的搀扶下坐了起来,接过徐坤厚递过去的残疾证,她连声感谢。自从她瘫痪后,这个家的重担全压在了丈夫一人身上去,房子破败不堪,生活困难,在进村办公•上门服务的过程中,徐坤厚了解到她家的实际情况后,筹集资金将冯敏家的房子加固并翻修一新,联系落实低保,并给冯敏送去轮椅。在丈夫的照料下,冯敏的病情稳定,生活有着落。临走时,徐坤厚他们一再嘱托她要多活动,多晒晒太阳。一年多来,徐坤厚带领县残联的工作人员走遍了所有边远村寨,为一千多名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办理了残疾证,投入200多万资金救助困难残疾家庭,扶持残疾人家庭自主创业。省残联理事长杨云高度赞扬了织金县残联进村办公,贴近群众的工作作风。

徐坤厚的“ 进村办公•上门服务”

      有些边远山村的残疾人没有创业能力,如何让他们脱贫?在也那镇王氏酒业公司,我见到了很多从事轻微劳动的残疾人,公司老总王江的父亲有听力障碍,王江和父亲准备创业时困难重重,通过进村办公,徐坤厚倾力相助,为企业解决资金、场地困难。如今,公司的刺梨酒已经远销东南亚,酒糟饲养的一千多头土猪长势良好,猪粪又用在刺梨种植上,公司已经形成了完全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公司走上了良性状态,残疾人的安置就有了地方,徐坤厚将附近村寨没有创业能力的残疾人安置进了王氏酒业公司,王总有情有义,在他公司里上班的残疾人从事着诸如包装、打扫卫生等强度不高的工作,每月收入超过三千元,在边远的乡镇,这已经是不错的收入了。扶持创业,通过创业带动残疾人就业,这是徐坤厚给边远山区残疾人脱贫探寻的一条捷径。

  徐坤厚在也那镇王氏就业公司

      走进织金县特殊教育学校,刚进校门,一个男孩就跑到徐坤厚面前给他敬了一个队礼,学校老师说,每次徐理事长来学校,孩子都会给他敬礼。张松富是曾经的“黑的”业主张吉勇的孩子,在帮助张吉勇创办洗车场的时候,徐坤厚了解到孩子就学的实际困难后,经过协调县特殊教育学校,14岁的张松富走进了这个温暖的集体。通过学校老师的艺体康复训练,智障的张松富已经变得越来越开朗,孩子与其他学生一起在操场上沐浴着阳光,仰望蓝天,畅想着未来。
      “我的快乐就是想你”。这是青年歌手陈雅森的主打歌,在珠藏镇黔馨家园,双目失明的付江林拿着刚买的手机,伴着音乐,正在给残疾老人们演唱,我和徐坤厚走近他们,老人们围坐在煤炉边,冬日的暖阳照在他们身上,徐坤厚悄无声息地坐了下来,付江林深情并茂地演唱着:生命为你跳动,为了你呼吸,你是我的宝贝,不让你受委屈。老人们静静地听着,那场景,就像是一个大家庭的节日欢聚,那么吉祥,那么温馨…
      是的,所有残疾朋友都是我们的宝贝,不能让他们一个人受委屈,这是徐坤厚,也是我们所有残疾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加油啊,我亲爱的同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