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市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服务民生见闻

10.10.2014  09:16

    “村里来了雷锋队,不怕脏来不怕累;解决问题实打实,群众得了大实惠。”近日,在清镇市流长苗族乡马场村的乡村文化舞台上,58岁的谢发英即兴编唱了一首山歌,赞扬乡里派出的“雷锋干部”。

    谢发英唱出的歌词,有着实实在在的“注脚”:今年以来,全乡党员干部组成27支“雷锋队”,已走访群众4270户,收集民情民意327条,化解民间纠纷127件,为群众代办事务361件。

    随着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在清镇市,无论是社区村寨,还是田间地头,到处都活跃着党员干部的身影。用红枫湖镇陈亮村村民任永丽的话来说,以前是“往上”找人办事难,现在是干部找你来办事。

    走基层接地气

    架起党群“连心桥

    6月16日,红枫湖镇芦荻哨村20平方米的会议室里,十多位群众代表,争相向清镇市来的干部掏心窝子:

    “在保护‘两湖’水质政策的要求下,我们村的发展路子还比较窄,不知道咋整才好?

    “刚刚‘并村’,大家在思想上还不太统一,怎么发展都还搞不清啊。

    “我们村东面是红枫湖,西面是平坝夏云工业园,南面是贵安新区,有很好的地理优势,希望市里帮助我们搞好开发。

    ……

    这是清镇市委书记向虹翔下村召开发展问题“诊疗会”的一个场景。当天,经过面对面的座谈,调研组一行为芦荻哨村的发展拟定了思路:打造贵阳市民的“菜篮子、花盆子、肉袋子、奶瓶子、药箱子”。

    像这样的“诊疗会”,已在清镇市45个“后进村”全部召开。今年以来,清镇市将“建强堡垒攻坚战”作为反“四风”的重大战役,明确县级领导干部带头帮、“第一书记”直接帮、驻村干部蹲点帮的“三帮”措施。截至目前,24名县级干部已驻村115次,协调落实发展项目27个,帮助解决问题204个;45名“第一书记”进村召开各类座谈会157次,化解矛盾纠纷233起,帮助谋思路、出点子152条;90名驻村挂职干部共协调资金800余万元,为群众办理实事好事483件。

    “诊疗会”只是清镇市党员干部“走基层、接地气”的缩影。在年初的市委常委会上,清镇市就制定一个“规矩”:市级层面,每位市领导必须领头接访、领衔调处、领题调研、领队宣讲;每周三为“无会日”、“访民日”;在乡镇,干部职工人人都要联系村、困难群众、困难党员;在机关,所有党员干部,都要到所在社区报到“领岗”;撤并后的村居,全面实行干部坐班制。通过这些措施,清镇市多层次、全方位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确保群众“不跑冤枉路,不花冤枉钱”。

    清镇市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1至8月,全市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乡(镇、社区)、企业开展工作610人次,办理实事427件,轮流到群工中心接访群众400余人次,调处案件200余件,“夜宿农家”蹲点收集意见建议104条,解决问题86个,共协调投入各类资金3000余万元。全市共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等主题宣讲活动2000余场次;2705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认领岗位2700余个,开展服务活动1051次。

    倾真情求实效

    打通服务“快车道

    6月20日,清镇市城管局政务微博平台上,一条条互动信息在实时更新:

    “人行道上‘霸王停车’归谁管?

    “人行道是不允许停放车辆的。如市民朋友发现‘霸王停车’,请拨打城管局投诉电话2512319,我们将及时处置。

    ……

    这是清镇市组织的第一场“微博民生服务日”活动。城管、水务、建设、国土、卫监、教育、经信、生态8个系统的领导干部齐聚一室,与网民“面对面”交流、互动。当天,网民提问167个,回答问题119个,51万人次点击页面。

    之后,清镇市还利用电视媒体,在红新社区“百姓舞台”上与观众“面对面”沟通。10多家窗口部门负责人,一一解答群众关心的城市管理、农户建房、环境污染、水利工程、道路交通等问题。

    一条条服务“快车道”的打通,一件件民生实事的办结,拉近了干群距离——

    在犁倭镇,有事就找“连心服务员”已成为群众的习惯。全镇党员干部统一佩戴“连心服务员”标识,采取上门服务、定点服务、流动服务、集中服务等方式,为联系户提供就业创业、发展致富、纠纷调解、法律咨询等服务,

    截至目前已走访群众15783人,协调资金1250万元,实施项目15个,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8起,办理实事956件。

    在麦格苗族布依族乡,所有党员干部一律“十个到组入户”,与困难群众“结对认亲”;卫城镇要求党员干部“交朋友到家、送政策到家、征求意见到家、解决问题到家、奉献爱心到家”;王庄乡利用周四赶集日开展便民利民集中服务,方便群众办事;巢凤社区建立“挂号销号复号”制,确保群众反映的事件件有回音有落实;……放眼清镇各地,为民务实清廉的旋律,已强劲奏响。

    抓帮扶惠民生

    播下发展“金种子

    聆听身边典型先进事迹、体验“诚信”市民优先优惠、感受“健康使者”嘘寒问暖、学习科技种植良法良方……7月3日,清镇市“诚信为民、五进农家”活动在红枫湖镇右二、右七、白泥、塘边4个村同时启动,1200多名村民现场感受到各部门带来的“实惠”。

    “‘五进农家’活动,仅是我们打响‘帮村脱贫歼灭战’的缩影。”清镇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周海涛说,今年以来,该市以产业扶持、结对帮扶、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六个到村到户”为抓手,深入推进“精准扶贫”。57家帮扶单位的400多名干部全部进村蹲点,已实施扶贫项目14个,涉及扶贫资金2015.8万元。

    在推进“精准扶贫”的同时,清镇市还将各项民生行动的落实作为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之一。全长12.9公里、宽30米、双向六车道的云站路,年内即可通车;总投资5926万元的实验一小,9月1日招生,有效缓解了城区“大班额”现象;为补齐农村就医环境的“短板”,清镇市融资600万元,解决了9个乡镇卫生院设备不足问题,全市129家卫生室添置了基本诊疗设备,实现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四分开”;在平安建设上,128个视频监控探头已实现城区全覆盖;“控违、治水、护林、净气、保土、强管”六大生态战役正在强力推进,各项生态工程与行动均接受第三方监督,成为贵阳市首家购买社会监督的区(县、市)。为长效推进“整脏治乱”,清镇市建立完善“一把手”、“两考核”、“三色预警”、“九机制”、“十二包”工作机制,将城区划分为32个大区域,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实现城区环境“大变脸”……清镇市委、市政府向群众承诺办理的“十件实事”,已落实项目建设资金逾2亿元。本报通讯员 金玉龙 胡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