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村里开起淘宝站
四月初的贵阳,记者从清镇市区前往卫城镇犀牛村,路旁一些尚未结籽的油菜花依然开得亮黄,一派美丽清新的田园风光。驱车一个多小时后,刚到村口的农村淘宝服务站,就听见里面一片热闹。
“我家洗发水没了,你看这几个牌子,买哪个合适?”
“前两天我下单的衣服和鞋子,啥时候能到啊?”
“我要买些除草剂和电动喷雾器,不晓得选哪个好,你帮忙找找,顺便给代付下。”
走进屋子,只见一屋子村民正围着服务站站长周斌斌说个不停。
“好的,大家先别急,我看看哪些有优惠活动,给你们找最实惠的……”不一会儿,周斌斌已经帮村民下了好几单。几个村民意犹未尽,围在电脑前交流网购经验。
“有了这个服务站可真方便,买啥给周斌斌一说,他帮我们在网上看,价钱实惠,不满意还能退货。”刚领到快递的村民王家美说,以前买大件物品、日常用品,都要骑车去镇上,来回三十多分钟。
犀牛村里的这个农村淘宝服务站,运营不过四个月,却已让网购成为村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患有脑瘫的站长周斌斌,也在这个30余平方米的服务站里找到了事业方向。
一辆摩托车,两台连无线网卡的电脑,一双勤劳的双手,就是凭着这些,周斌斌去年12月开始运营农村淘宝服务站。那时,村民们对农村淘宝服务站了解不多,只知道能从网上买东西。“这网上买只能看图片,万一有质量问题怎么办?”不少村民嘀咕。
尽管有疑虑,村民们还是对农村淘宝这个新兴事物充满好奇。服务站开业当天,许多村民都来“尝鲜”,排着长队在两台电脑上选购商品、下单,把服务站挤得水泄不通。“我和村民都没有经验,大家一堆问题,一会儿问衣服尺码,一会儿问价钱,忙到半夜,我嗓子都哑了。”周斌斌说。
一开业就迎来“开门红”。这一天,服务站下了1100多单。但由于下单量大、经验不足,后来部分村民因产品尺码不符选择退货。“我应该再慢一点,再细心一点,不应该仓促,要认真做好服务。”开业第一天,周斌斌有收获,也吸取了教训。
时间一天天过去,站里的服务越来越完善,村民们对网购也越来越熟,缴话费、电费也到服务站。
今年3月,犀牛村农村淘宝服务站微信群建了起来,30多名成员中,小的15岁,大的40多岁。一有优惠活动,周斌斌就会把信息分享到群里,帮有意向的村民下单购买。“大家都说我现在成了他们的‘信用卡’,没有网银和支付宝的村民,网购时都让我代付,确认收货后,大伙才把钱给我。”周斌斌说。
如今,犀牛村还有100多名村民安装了农村淘宝APP,不必到服务站用电脑选购,在手机上就可提前选好商品,再向服务站发送代付请求,快递到达服务站后由周斌斌送货上门。
“开业四个月以来,服务站销售额有210多万元,我个人经济收入接近7万,大家都离不开我这个‘快递员’‘代购员’了。”周斌斌乐呵呵地说。
说着话,快递公司送来了当天的20余件快递。按村民组分类整理、计划派送路线……准备就绪后,周斌斌把快递绑在摩托车上,挨家挨户送货去了。
骑行在油菜花飘香的乡村公路上,周斌斌说,他还有一个更大的理想:利用农村淘宝平台,把犀牛村美丽的风景和美味的水果宣传出去,吸引更多游客来旅游,让农村电商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吴婷)
[责任编辑: 庞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