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县茅坝村:规模种植“茅坝米” 村民奔上致富路

11.05.2015  12:04

    新华网贵州频道5月11日电(周远钢)“去年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11亩优质水稻,毛收入就有33000多元。”今年50岁的贵州湄潭县永兴镇茅坝村村民刘明方日前告诉记者,以前家里只有1.8亩田地,一年种植水稻毛收入只有2000多元,自从村里有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日子越来越富裕了。

    茅坝村是贵州省著名大米茅坝米的核心产地。清嘉庆年间,在山东做官的茅坝人朱隆鼎将茅坝米献给嘉庆帝品尝,因其油润浓香,被赐为“宫中御膳用米”。到目前为止,茅坝米先后荣获全国10次优质农产品金奖。

    据了解,茅坝村共有1023户4000多人,三分之一的人外出打工。2010年,在村民王建明的带领下,27个村民联合流转全部稻田,成立湄潭茅坝农产品专业合作社,2010年在合作社下成立贵州湄潭茅坝龙脉皇米有限公司,专门生产高端大米。

    茅坝村村委会主任、湄潭茅坝龙脉皇米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文海说,2014年公司共流转了1800亩稻田,今年超过了2000亩,公司以每亩每年300元流转农户的稻田管理权后反租给农户,免收租金,公司统一向种植户提供种子、技术培训, 并和种植户签订高于市场价的最低收购保护价,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在茅坝米长达5个多月的生长期内,村民严格按照公司要求,每一个生产环节都用生态化、传统方式种植,确保茅坝米优质、安全。虽然茅坝水稻亩产量只有300至450公斤,但通过公司统一加工、包装、销售,每斤最高能卖到270多元,最低也要36元。

    肖文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村民自己种植一般的优质稻,每亩最后只能收入1000元左右。而通过公司规模种植,统一收购,加上年终分和300元的土地流转费,每亩最后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收入比原来翻了两番。“30亩左右的种植大户每年可收入10多万元,部分农民是开着小车种田。”肖文海说。

    公司成立后,刘明方在外打工3年的儿子也回到公司上班,负责技术管理,每年能收入4万多元。“年纪大了,我今年只种了6亩水稻,但农闲时还可以在附近做泥水工,一天有200元的收入。”刘明方说。

    和刘明方一样,茅坝村340多户种植户都享受到公司规模种植带来的效益。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种植茅坝米,去年公司产值2000多万元,利润有300多万元,公司将利润的的5%返给合作社,合作社用这笔钱奖励优秀种植农户。“合作社每年还会抽时间带领种植户外出学习考察,村民开阔了视野,腰包也鼓了,还能更好地支持新农村建设。”肖文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