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县龙凤村夯实基础促发展 优质服务聚民心

03.08.2014  10:31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立和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深入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工作,不断增强和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树立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党支部在湄潭县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立足本村实际,以“党建强村富民”为载体,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全力完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

     一、强组织凝心聚力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党支部注重组织建设,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建设了一个全村两千多人信服、拥护的党组织和一支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工作中,认真开好每次组织生活会是该村的一大法宝,通过学习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不断加强干部岗位职责培训,进而提高村干部的集体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团结奋进的良好工作氛围;在党员队伍建设方面,村党支部按照“因人承诺”、“因事设岗”、“因地设岗”的原则,扎实开展党员设岗定职,为不同年龄段的党员在不同的岗位上更好发挥“双带”和服务群众的作用提供了平台,切实增强了党员的党性意识,充分调动了无职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支部的工作紧紧围绕为群众谋利益、谋福祉、解困难而展开,为村党支部赢得了很强的凝聚力。

      二、抓产业富民强村 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方针”要求,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茶叶产业,茶园从600亩发展到5376亩,户均达到8亩,人均2.08亩,家家户户因茶致富;通过发展食用菌、优质米、订单蔬菜等,推动了村域产业结构优化;随着茶产业的巩固和发展,大力开发乡村旅游,这里成为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为群众增收致富拓宽了渠道。

     三、建新村春和景明 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开展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载体、以“村庄整治”为重点、以黔北民居新村建设为标志的新农村建设。完善配套道路、供水、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村庄整治”。全村共新(改)建黔北民居600多户,新(改)建率达98%以上,基本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家家通电话,沼气普及率达95%、农电网改造率达100%,打造出了田家沟等新农村建设精品示范点。新建了涵盖农家书屋、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文化长廊、远程教育点等设施的农民文化家园。同时实施了600亩高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村容村貌的打造,切实改善了农村生产条件、提高了群众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

     四、亲群众不负党恩 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支部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的“联一扶二帮三”活动,让一名党员联系一户富裕户、扶持二户示范户、帮助三户贫困户。把村里的党员、能人和能做事、想致富的村民拴在一起,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团结带领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龙凤村还不忘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催生文明乡风,共建和谐家园。广泛开展了“星级文明户”、“和谐家庭户”、“科技示范户”、“好公婆”、“好儿媳”等评选活动,进一步弘扬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俭持家、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扎实有序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了村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自治、文明村寨标准等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民主、自觉、有序、规范,一曲《十谢共产党》唱响大将南北。(罗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