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罗湖基地挂牌 98名专家组成“智库”助力罗湖发展

16.11.2015  10:16

“‘十三五’期间,罗湖能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可不可以比肩世界一流的城区?”、“深圳在全国首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当时挑战了大大小小100多项政策法规,罗湖在未来五年,能不能以城市更新改革为引领,带动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罗湖建立国际消费中心,能不能用好中国崛起之势,能不能经受住互联网对传统商业模式的挑战?”、“当代社会如何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15日,来自国家、省和深圳市的专家学者在谈论深圳市罗湖区的种种问题时,虽然“切口”是微观的,但坐标却是“全国”乃至“全球”。

15日,罗湖区迎来了“浓墨重彩”的一天。上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罗湖调研基地挂牌,罗湖区决策咨询专家库成立;下午,与会专家分为五个小组,对罗湖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究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指标体系和“十三五”规划进行研究论证。

深圳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多年来我们还得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级智库的关心和帮助。”深圳市副市长艾学锋说。罗湖区委书记贺海涛则表示,“我们迫切需要拓宽视野、理清思路”。

顶层设计不可能坐在办公室来完成,一定要密切地结合实际情况,特别是对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地区的经验进行深入调研、跟踪和系统地总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对罗湖基地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定期、系统地到罗湖来调研,来学习罗湖区委、区政府和罗湖的同志们首创的好经验,加以总结梳理,这也是可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将会继续发挥特区在改革开放前沿探索的作用,也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转型发展的经验。

结合顶层设计和尊重基层首创经验

隆国强透露,此次与罗湖区合作的部门,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罗湖基地是该所第一个对外合作的调研基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服务中央决策,“我们有几条推进改革的文件已经写到中央的文件”,隆国强说,其中有两条,一是“用开放来促进改革。其他国家可能还没有,但这是我们中国三十多年实践的重要经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经验是,“把顶层设计和尊重基层首创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据了解,双方将在共享研究信息资源、提供基层调研便利、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总结提升工作经验、开展专项课题研究、推荐联系专家顾问、驻点指导帮助工作、开展干部挂职交流等方面进行充分交流合作,既有利于协助罗湖引入强大的智力支持,从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助推罗湖区转型发展,也有利于国家智库加强对基层实践的情况掌握和指导参与,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决策。

98名专家组成决策咨询专家库

我没有想到是这样的规模、这样高的水平”,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于长江教授当过不少政府部门的特聘专家,但罗湖昨天的“郑重其事”仍让他感到意外。

在罗湖专家库里,于长江被分在“公共文化组”。其他还有战略发展组、政治管理组、区域经济组、社会建设组。98名专家来自北京、广州和深圳,专家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学术造诣较高。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二是实践经验丰富。熟悉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技术标准。三是工作责任心强。能够据实、负责、公正地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四是参与积极性高。在时间和精力上可以保证完成相关咨询论证工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8位专家、北大、清华、人大、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大、深大的专家、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省社科院专家、深圳市的专家,还有来自企业界、律协的专业人士以及退休的政府官员,让这份98人的名单十分厚重。

一定要有时间、有热情,真正可以为罗湖区的发展献计献策”,罗湖区发改局局长、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小宁强调了他们选择专家的条件。这也解了于长江“只是一纸聘书在手然后束之高阁”的担心。

据了解,罗湖区决策咨询专家库的职能主要是,接受区委、区政府或全区各部门的委托,围绕罗湖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工作,就发展战略、规划建设、重大决策、决策实施、决策评估等方面开展研究论证,提出咨询意见。

专家库的工作方式主要是,通过列席相关会议、参加决策论证、参与起草文件、开展专项调研、举行专题座谈、委托课题研究、举办培训讲座、参与项目评审、进行政策解读等方式开展决策咨询工作。

为推进专家库的资源共享,罗湖区政府在网上协同办公平台建立“决策咨询专家库”功能模块,将区政府和各部门专家库全部纳入系统管理,实现专家信息、咨询档案、工作成果和绩效评估等功能全程在线运行。

中央在一些重大问题方面提出部署之后,地方是如何考虑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徐湘林昨天发出感慨,在罗湖的见闻,修正了他以前对“地方政府不作为”的印象。

用“四个全面”指导落实“十三五”规划

为落实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勇当“四个全面”排头兵的奋斗目标,罗湖区通过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深圳大学、市体制改革研究会、市法制研究所等机构合作,通过对“四个全面”发展目标和制度设计进行系统梳理,结合基层事权和罗湖特点,探索建立一套可操作、可考核的指标体系,作为“十三五”期间各项工作的指导。

罗湖“十三五”规划草案昨天同时“亮相”。其核心,就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抓住城市更新审批管理权限下放改革、先行先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等重大机遇,形成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创新驱动三大“引擎”,全面拓展新空间,不断提升新价值;通过精心谋划、精准发力和精细管理,形成罗湖历久弥新的城市魅力,努力建设“精致、精品、精彩”城区;加强改革和法治进程,实现“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力争提前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建成繁荣文明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区。

专家献策罗湖“四个全面”指标体系设计

改革首先要找准罗湖的难点所在

11月15日,来自国家、省和深圳市的专家们对罗湖区即将推出的“四个全面”指标体系建设献策。按照罗湖设计思路,指标体系将成为该区未来小康社会建设、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及从严治党的“指挥棒”。

合乎罗湖实际的重点难点是未来指标基石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了实现转型发展之路,罗湖委托了多个社会智囊对基层构建“四个全面”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探索,邀请专家把脉问诊罗湖未来发展。

首先是如何理解“四个全面”的内涵,对于落地罗湖发展现状又有哪些难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包雅钧研究员介绍了“四个全面”战略总布局与罗湖的率先探索实践对接。

包雅钧表示,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抓手,而农业和外来人口等转移人口问题则是城镇化过程中突出的短板,在外来人口严重倒挂的罗湖,需要创新机制为外来人口享受公共服务,也需要落实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

包雅钧还认为,全面深化改革方面首要的难题,在于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既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让政府发挥更好的作用。而全面依法治国的短板在于规范执法和公正司法问题。反腐倡廉就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和难点问题。

罗湖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小宁表示,上述“四个全面”的重点难点问题是未来罗湖发展着力点,也是建构指标体系的基石。同时,每一个指标要求来之有源,“必须来自党和国家的具体规定”,“必须符合区级事权”。

从法治政府到法治社会

深圳大学课题组牵头建立一套适合罗湖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目前成果涉及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方面。在协调发展方面,主要含有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状况,还有微信平台建设以及一些新型服务平台建设,包括民主参选率和务工子女的平等对待程度。

深圳市体制改革研究会课题组负责“全面深化改革”指标体系的建设。罗湖已有多项改革引起全国瞩目,如何深化、推进是下一步重要课题。

按照罗湖意见,深化改革着力点在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李小宁补充,在这个指标体系的设计方面有两种考量,“不是说你做了某一项具体的改革工作就算改革,而是要追求达到某一种状态才能够达到改革的要求”。

深圳市法制研究所团队负责法治指标体系的设计,包含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建设和法治城区建设。记者获悉,早在2008年,深圳市政府在全国率先建立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成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而罗湖这次更是拓展到法治社会各个层面。

四个全面”中,“全面从严治党”起统领作用。接手此课题的中山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倪星教授表示,希望在罗湖探索创立一套细化指标来测评治党情况,体现时代特征,强调“全面”和“从严”,“通过考评体系将从严治党落到实处,是开创罗湖党建工作新局面的必由之路”。

在隆国强看来,“指标设计会引导政府和官员的行为,所以罗湖区开展‘四个全面’指标研究建设很有远见”,他评价,虽然目前罗湖对这套可操作、可考核的指标体系只是进行了初步探索,但从成果来看,“对问题的研究分析较为深入,对‘四个全面’的理解到位,指标设计原则科学,指标内容较为全面、细致、合理。

突出重点聚焦罗湖“短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部长侯永志建议,接下来罗湖应该对“四个全面”进行更深入的理解,使“四个全面”中每个“全面”的指标体系建立内在联系,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并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导下,对人民的需求进行研究和分析,形成统领“四个全面”的总思想。同时,他提醒,指标体系的设计应着重考虑罗湖的特殊性,聚焦罗湖“短板”,突出重点,并注意指标设计上的简洁性、兼容性。

每一个‘全面’的内容不能面面俱到,我们一定要突出重点,再兼顾全面、整体推进”,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许耀桐在研讨中建议,罗湖在制定“四个全面”指标体系时应注意突出重点,“重点选择一两个关键领域,在全国打响罗湖品牌。

地方政府能抓什么?我个人比较关心体制改革,体制改革本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徐湘林则表示,“期待罗湖在这个领域能提出自己的新概念,然后把它做足了。

研讨中,专家们对目前罗湖的“四个全面”指标体系建设研究成果有赞有弹。其中不少专家指出,指标体系的建设应该以问题为导向,突出重点,展现“罗湖特色”。

不是考核得越细越好,要有分有整,光分不整,这个指标是搞不出来的”,广东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直言,“指标分得太细可能会导致考核体系无法起引导作用”。

专家论证罗湖发展“路线图”和“指挥棒

谈“十三五”规划

目前罗湖的‘十三五’规划站位还不够高,虽然我们是基层,但我们要站在全球视野来看未来发展”,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南岭表达了对罗湖的期待,“建设‘一个中心两个基地’还概括不出罗湖区未来美景,也不足以充分动员罗湖的力量,所以我建议对目标继续深入研究。

当前,国务院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制造业、服务业发展的举措,新一轮开放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服务业的开放带来机遇,罗湖作为服务业强区,我们在其中可以做什么?”他认为,这些“新元素”还有待进一步在罗湖的“十三五”规划中得到体现。

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许耀桐认为,要突出特色县域建设,首先就要弄清楚罗湖在深圳的地位和作用,关键是从问题出发。“我们的短板在哪里?规划目前谈得不够。规划提出了一些‘十三五’期间罗湖面临的一些挑战和问题,但不够精准。旧城是我们的短板,但具体短在哪里,要说清楚。

深圳大学法学院院长黄亚英则认为,作为最早的改革开放区,罗湖区的发展思路也正在从过去抓经济建设“一个中心”到“四个全面”,因为“十三五”的发展一定要突出“四个全面”,不再拼经济指标。

罗湖区和其他区拼GDP、拼硬件意义不大”,黄亚英建议,罗湖区接下来应该真正拿出几项像商事登记制度一样具有影响力,在深圳、全国能够打得响的改革举措。“建议罗湖重点关注国际消费中心的建设、预算改革、司法体制改革这三个领域,如果罗湖能在这三个领域作出自己的制度贡献,会比GDP贡献对国家的意义更大。

专家们建议,罗湖有必要结合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修订“十三五”发展纲要。

谈罗湖产业结构

从GDP来看1700亿,罗湖服务业占比超过95%,服务业这么高是不是好事?什么样的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原深圳市人居环境委主任、深圳市决咨委专职委员刘忠仆提出的这一问题引发专家热议。

刘忠仆认为,罗湖区应该在服务业正常发展的前提下,提高第二产业比重,为培育高端制造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留足空间。

是不是每个区都要有一定比例的制造业?”陈鸿宇对此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不是服务业占比高的问题,服务业本身发展是否有效和有质量才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不反对罗湖再发展一些高端制造业,但要考虑发展目标和空间、经济发展成本的均衡。

罗湖区长聂新平也在讨论中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罗湖消费基础好,服务业发展基础也很好,国家目前提出要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这是一个机遇,罗湖应该抓住这个机遇。

但他同时表示,在加强“消费中心”地位的同时,罗湖也不能放弃实体产业。除了用低成本的产业园区承载一些适应罗湖发展需要的制造业,罗湖还应该加快传统制造业升级步伐,引导企业向高端制造、智能化发展,“罗湖‘十三五’期间确实要在现有基础上对制造业进行强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管所所长贡森则提醒,德国的高端制造业之所以拥有强大竞争力,主要有赖于“三个集聚”——一是科研机构的集聚,二是产业链集聚,三是技术工人的集聚,“维持高端制造业要把这几个要素配齐了才行。

2/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罗湖调研基地授牌仪式。

3/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罗湖调研基地授牌仪式暨罗湖区决策咨询专家库成立大会在罗湖区委举行。